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4节(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原本多尔衮派人只是想锁拿他一人而已,但没想到却立马在整个在京汉官群体中引发了恐慌。

    大家的神经本就处在高度紧张当中,又在某些人“有心”传播之下,竟是以讹传讹,说是多尔衮要锁拿在京所有文武,逼众人跟清廷一起北上出关。

    汉臣当中,有如孙之獬、陈之遴之流,哭着喊着也要跟随,以免被清算的,但像龚鼎孳这种,不愿北上的,事实上更多,毕竟这些人大多也就是墙头草、骨头软罢了,并没有什么罪孽,光烈皇帝打到这,撑死也就免官罢职,何苦与多尔衮跑路。

    于是乎,这个谣言发酵之后,便激起了城中汉官的愤怒,对于他们而言,什么狗屁君父、朝廷没甚重要的,大明皇帝在那自然跟着大明跑,大顺进来为大顺服务,大清入关,也能乖乖听话。

    但你要动他们的个人利益,要置他们于险地之中的话,你tm谁啊?

    崇祯敢要钱,那就迎李自成进来,李自成敢拷饷,他们毫不犹豫便又将多尔衮迎进来。

    其中部分人更是生出了和祖家一般的想法,也不是非得罢官啊,若是有立功的机会,说不得还能在新朝廷留用呢?

    这些人手中确实没兵,但明清两朝,蓄奴成风,尤其是这些官门大户,汇聚起来,还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而与此同时,一条最新消息,成为引爆城内情绪的消息

    李定国先锋白文选部已经抵达了城南卢沟河,距离北京不过三十里相望。

    多尔衮几乎只是接到消息的同时,也不管什么弹压城内局势了,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此时,就在北京城外二十里,都已经遍地是“抗清义军”,其中不乏趁乱浑水摸鱼的寇匪,也有想趁机混得官身的地主豪强,但对于清廷而言,都已经可以归于“敌占区”范围了。

    满城当中,数百辆临时拼凑出来的大车,在两黄旗护军营,数千骑兵的护持下,准备于混乱的北京城中犁出一条道路,从西直门跑路。

    可惜,事与愿违,就在跑路的前一天,城中已经炸开锅了。

    顺治十年五月十二,这应该也是顺治纪年的最后一年了。

    内城与外城间隔的三门之一,宣武门外,祖家二爷祖大弼,亲领十余子弟,百余健仆,以及祖可法所煽动的二百多八旗汉军营军士,趁着城中混乱之际,夺门起事!

    第92章 末日(上)

    北京城

    “轰隆!”

    一声巨响,惊天动地

    年已五旬的祖大弼手持长刃,冲在最前,在锦衣卫提供的炸药加持之下,他们又是突袭,迅速就破开了虚弱的宣武门。

    镇守宣武门的,乃是镶黄旗的遏必隆,此时手中不过二百多人而已,竟是一时抵挡不住。

    天色将暗,北京城中硝烟升腾,数百来源复杂,手持兵刃的“反正义军”,在祖家十余人为首带领下,突袭宣武门!

    这座几十万人的城市,从来就不是一潭死水,恰恰早已暗流涌动,这声惊天巨响,很快就把许多东西摆在了明面之上。

    清廷自入关以来,用铁蹄和弓马建立的威慑力,都在这一声巨响中,化为齑粉。

    锦衣卫方面,雷汜很快就把多年经营出的一切力量,全部都拉了出来,汉军旗、绿营兵卒近千人在外城聚集,往宣武门方向汹涌而来。

    混乱之下,亦不乏胆大之辈,要知道,满清入关以来,于关内肆虐多年,所得财物、珍宝大多聚集于这满城当中,城外数十万百姓,哪里没有眼红之辈?

    而此时,随着那一声巨响,满城都是明军已经打进城的消息,再加上满街混乱,也没有八旗兵敢来分兵弹压,竟是有无数人往内城涌动。

    就如同得知黄老爷已死的鹅城百姓一般,仇恨、贪婪、畏惧、兴奋,数不清的情绪作用之下,整个北京城犹如一锅滚汤,顷刻沸腾起来。

    “好儿郎!随我入内城报仇!”

    很快,被冲击的不仅是宣武门,崇文门、正阳门也受到波及,乱民数量直线飙升,恐怕已不下万数。

    而内城周边可不只是外城,北面玉泉山方向,本就聚集有不少人口,之前李定国兵锋抵达北直以后,整个北直遍地都是所谓“抗清义军”,无论这些人打着旗号意欲何为,但起码此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那便是北京内城!

    火光蔓延,整个北京周边二十里依稀可见

    满清入关近十年,屠城、劫掠、跑马圈地、强令入奴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