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0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军师不够,而是对于未来要发展的远洋海军舰队而言,还远远不够。

    但一众头领,却真是小刀喇屁股,开了大眼了。

    震天动地的轰隆巨响,响彻草原,连驮运的马匹,都必须事先捂好耳朵,但即使如此,还是会让远处的马匹受惊乱窜。

    硝烟升腾不绝,犹如云雾笼罩,火光宛若霹雳雷霆,蹿升其中。

    这些人倒不是没听说过火炮,许多人也都见过

    但眼前的景象,很难让人相信,以前摆在大同、宣府城头,射程不到一里,砰砰几声乱砸的铁疙瘩,和眼前劈天盖地,如雷霆万钧的景象,是同一种东西。

    有些信仰虔诚的,直接跪地念念有词,考虑到此时正是藏传佛教开始在草原上盛行的时候,倒是也不难理解。

    演练持续了近十日

    演练过后,朱由榔十分开心,嘉奖全军,传旨赐全军将士,每人银十二元,布两匹。

    而就在演练结束的同时,北面也传来捷报

    张名振率领两万五千骑兵,先是奔袭四日,抵达苏尼特和阿巴哈纳尔部外围,随后兵分五路突袭,不到两日,便全歼两部所有武装力量,斩首四千有奇,俘虏男女人口近五万,牛羊十六万余,马五千匹。

    擒杀二部头领,并且还快马将首级带了回来。

    至于之后的事情,按照昔日辽宁旧例,壮丁十一抽杀,其余将会被打散编户,作为安北都督府直辖,分到临近长城卫塞的山西、陕西安置。

    闻讯过后,一众部落头领自然是更加战战兢兢,而朱由榔则是更加欣慰

    又下旨加赐北征两万五千将士,每人银二十。

    其余战功封赏,同样进行

    同时也明旨传与内阁,以北伐全功,加赏光复前、后、左、右、中、骑、海七军将士。

    且让内阁拟定条例,给有功军士,赐予田亩作为奖赏功勋。

    并着有司,开始议定北伐功勋、爵位奖赏。

    明旨以下,全国数十万将士,俱皆欢腾!

    第13章 鞠躬尽瘁

    朱由榔是在安北都督府完全架构起来后,才放心入关。

    不同于其他的北直、山西、陕西、辽宁等四边都督府,直接将衙门设立在边镇,如山西都督府设于大同,北直都督府设于宣府,辽宁设于辽阳,陕西设于宁夏。

    但安北都督府比较特殊,其治所并不在关内,而是在关外,最终选择设立在原察哈尔旧地,原察哈尔镶白旗驻地,上都镇,被正式更名为靖北城,朝廷将之前从苏尼特、阿巴哈纳尔两部的俘虏人口,打散编户,得三千余户,安置于此。

    并从北直抽调一千五百户关内流民,在靖北南部恳田安置。

    同时还让朝廷拨调二十五万元,五万石粮食,帮助张名振的安北都督府建立靖北城,以苏尼特两部的俘虏为劳力,帮忙筑城。

    和关内的几个都督府大不相同,关内都督府的职能,除了管理统率边军外,便是组建训练民兵,和地方巡抚、布政使司衙门相互配合。

    但安北都督府则不一样,它是完全面对关外的,没有什么府县衙门和行政体系来与其配合,除了军队以外,便是态度各异的大小部落,故而任务和风险尤为沉重,当然,权力范围相较于关内,也要大得多。

    关内都督府都是单纯的军事机构,但安北都督府除了军事以外,还是朝廷边疆的外交、政治机构,类似于以前汉唐在西域设立的长史府或者都护府。

    故而制度配置和其他都督府不同,乃是文武兼备的。

    陈贞慧受命担任都督府长史,并在长史之下,设置抚夷、支度两司通判,分别负责处理关外的部落问题,以及都督府财政支出。

    考虑到不同于关内,安北都督府无法从本地直接获得税赋供给,故而还另有管理部分关外通商关口的权力。

    但即使如此,事实上整个北方的新建边军体系,都还是需要财政供养。

    按照内阁和财部,与枢密院的初步核算,整个山西、陕西、北直、辽宁、安北、云南六都督府,合计大约要供养常备边军十八到二十万之间,加上其他非常备的民兵,在服役的时候也是有薪水,并且还要由朝廷供粮的。

    每年大约消耗财政一千八百万元,以及约二百万石粮草,这还没有计算运输损耗,毕竟此时南方才是正经产粮区,北方能自足就不错了,遑论供给大军?而大运河只能送到天津,后面运输至山西、陕西还是要走陆路,算起来粮草损耗恐怕还要再增加一百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