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8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道的是,其实现在他面临的情况,已经比历史上收复台湾时郑军将士遇到的情况好许多了,那个时候,他身旁的参将林福,就是死在此战荷兰人炮火下。

    起码荷兰人雇佣军大部分都被他们在城外消灭,此时城中的荷兰雇佣兵,撑死也就五六百而已。

    “无论如何,先试一试!”

    刘国轩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试试水

    明军炮兵,将炮车抵近城堡一里左右,开始调整炮位

    但此时棱堡上的荷兰火炮,就已经开火

    “通通通……”

    过去,在和清军或是蒙古人的战斗中,完全没在炮兵上吃过亏的明军,还真没见过这样的架势。

    对手的火炮射程完全不输己方

    而且由于近十丈的高度差,以及棱堡设计所构建的交叉火力,反而更具优势。

    也不怪乎,在欧洲,棱堡的出现使战争的主要形式从野战转向围攻战达200年之久,直到十九世纪榴弹炮的出现,才归于历史尘埃。

    明军炮兵也别无他法,总不能要求明军永远都是占优势的哪一方吧?逆风仗就不打了?只能硬着头皮,将炮车继续挺进,而后停下构建阵地,准备射击。

    战斗很快进入火炮对射的阶段

    双方炮兵,就在城北你来我往,荷兰人的城防火炮口径,明显要比明军高,很快在渡过双方“瞎几把射”的阶段后,逐渐取得压制地位。

    而反观明军,在一个多时辰的对射中,只摧毁了对方一个炮位,自身却损失了三门火炮,索性刘国轩本就没有报太大期望,让步兵帮助炮兵挖掘壕沟,人员伤亡不算大。

    刘国轩已经明白,自己眼前这支军队,也许在野战正面冲突中,还不是明军的对手,但在守城和炮战中,还真是难分伯仲,乃至于犹有过之!

    指挥炮兵的明军参将,原本是北伐时期的一个炮兵哨总,参与过攻破襄阳城,和北上漠南蒙古的战斗,算是身经百战了,结果却在这台湾小岛上失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不禁狠狠抱怨道

    “妈的,这次打完,老子绝对要上疏,要是在漠南、陕西修这么十几个城堡,好怕个屁的鞑子!”

    -------------------------------------

    “如此看来,你们遇到麻烦了?”

    刚刚下船登岸的郑成功,接过望远镜,观察着远处的城堡,眉头微皱

    就在刚刚,持续了三个多时辰的大员港海战终于结束

    荷兰人除了一艘白鹭号见势不妙,运气不错,提前开溜,逃过一劫,其他十九艘荷兰船只,四艘被击沉,六艘被破坏后无法移动,干脆投降,正在被明军接收,其他均被明军接舷后夺船。

    他以前也从自己父亲口中听说过,洋人在筑城方面,别有一番办法,没想到这么夸张。

    南海舰队提督甘辉是郑氏老将,倒是有所了解

    思忖片刻后建议道

    “红毛的城堡,想用火炮攻破,除非能有三十斤以上的重炮,不然机会不大。”

    “不过倒是并非不能用火炮轰击,主要并非求轰塌城墙,而是尽量把这方堡上那些个炮位给打哑才行。”

    “否则正如都督所见,这些方堡上火炮交错配置,射程叠加,又居高临下,很难靠近。”

    郑成功颔首认同

    命令道

    “既然如此,就从炮舰上卸下一百门九斤以上火炮,登陆参与围城射击!”

    腾出手来的海军舰队,也没有其他任务,干脆便将火炮卸下,参与攻城。

    不过海军舰炮没有配备用于路上移动的炮车,装卸移动颇为麻烦,至少得耽误两三天时间。

    第35章 收复台湾

    棱堡的城墙其实并不算高,普遍也就在两丈左右,比起南京城那种动辄十余丈的庞然大物,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因为这东西根本就不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

    作为十六世纪才诞生的建筑,它主要的功能,其实还是火炮在攻防战中广泛应用后的结果。

    明军当中,提督甘辉、冯信也是久经战阵的人物了,郑成功经过十余年的实战锻炼,也早非当初那般军事萌新,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事统帅。

    几位主官相互议论以后,也敲定的最终方案

    首先,其实不必急着攻城

    荷兰人在台湾的舰队已经被彻底摧毁,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