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5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使司的级别

    朱由榔的心腹老人,赵纪担任正二品都指挥使,其下有都指挥同知、佥事。

    而后,都指挥使司下辖四个指挥使司

    分别是西北指挥使,西南指挥使,南洋指挥使,东洋指挥使。

    分别负责,对准噶尔、叶尔羌、和硕特蒙古诸部;对东南亚诸国,西藏,乃至于印度方向;对南洋诸岛国,以及西方殖民者的亚洲基地;对朝鲜和日本,主要是日本德川幕府。

    等四个情报方向

    雷汜以都指挥佥事衔,兼任西南指挥使,就是为了此番东南亚战事而来。

    按照朱由榔给锦衣卫定下的工作原则

    锦衣卫的情报工作,永远都必须走在国家战略之前

    情报工作不同于打仗,越早作部署越好

    否则事到临头才知道抱佛脚,就晚了

    锦衣卫都指挥使司专门设立有情报评估机构,用于分析评估大明周边各个势力,可能的威胁程度。

    然后以此来分配锦衣卫的工作方向

    故而,对安南诸国的情报工作,从光烈八年,北伐胜利以后就开始被锦衣卫重视了。

    相较于以土着为主的缅甸、暹罗等国,安南由于此时和大明还属于“同文同种”的藩属国,又有大量海贸来往,反而最容易渗入。

    从当初北京城那点事儿以后,雷汜已经四五年没有活动筋骨了,这次对安南的工作,本来不需要雷汜这个级别的锦衣卫高级将领来组织,但雷汜还是主动请缨。

    陈桂一介文官,能够有如此底气,就是因为,他在两年前就和雷汜这边搭上线了。

    雷汜放下手中茶具,笑着安慰道

    “陈主事放心,我大明天子,向来宽宏大量,此番事了,其他不敢保证,保黎氏一个富贵闲人,断然是不会差的。”

    陈桂心中还是有些不放心,接着问道

    “你们在城中有多少人?真够向郑贼发难,夺城?”

    雷汜只是微笑不语

    陈桂长叹,也不知自己所作所为,算是为旧主报仇,还是给外贼带路。

    只能说,问心无愧了

    -------------------------------------

    “武德恭?他突得进来吗?”

    郑氏幕府之中,郑祚高居首位,眼中布满血丝,许是多日没有睡好了

    这些天,明军完成合围后,也没有太多动作,只是发起了一两次试探性进攻,被越军挡了下去,便再无动静。

    但越是如此,郑祚心中越是焦虑

    如果明军直接不顾一切,强攻升龙府城,他反而还没这样焦虑

    原因很简单,如果明军选择先拿下升龙府,再对付澜沧军,那么郑祚只需要强自死守城池即可。

    只要能守住,届时澜沧援军抵达明军侧后威胁,对方就不得不撤军

    可如今明军却是围而不攻,做出一番要“围点打援”的态势来,反而让郑祚心惊。

    这样一来,一方面围久了,城中粮食供应不及,另一方面,明军也能腾出手来对付澜沧军。

    那样郑祚可就真是万劫不复了

    所以,当听到武德恭能率部过来支援,他心中还是不免涌现出希望

    就像一个溺水之人,胡乱挣扎,又哪里顾得了手边抓住的,到底是浮木,还是毒蛇?

    他已经顾不了太多了

    麾下禁军主将,李琦回应道

    “明军既然是打算先围住升龙府不攻,想必不少兵力都得抽调出去,应对澜沧军打援,如此一来,武德恭说不得还真有机会。”

    这话说得不差,武德恭作为安南东北方数一数二的军头,手中还是有四五千军力的。

    这些人马,若是和明军面对面厮杀,当然不堪一击,但如果在城内策应下支援进城,理当还是有机会的。

    更重要的是,武德恭能从宣光那边,带来最为宝贵,也是升龙府最需要的粮食。

    宣光本也是红河平原边缘,产粮不少,武德恭又多年跋扈自雄,很少给上头纳贡,手中存粮绝对不少。

    只要能带来两三万石,便可解燃眉之急

    届时,又有了粮食,又有了生力军的升龙府,可以主动出击,吸引明军回援,再和澜沧军一起,来一个中心开花,事情说不得还有转机!

    但郑祚虽然别无他法,却也还是下意识的提出最后一个疑问

    “武德恭这般慷慨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