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36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战后,折损数百,其中牺牲四百余,还有三百多轻重伤员正在营中。

    这样一来,营中可用之兵,就只剩下两千两百人。

    说实话,这样的伤亡比例其实相当沉重,如果换在一般部队上,已经是超越崩溃边缘。

    幸而三千人都是精锐,在十一年前就开始的军队知识化和政治化建设背景下,这个时候,明军中的“精锐”二字,就意味着经受过政治纪律灌输和初步的文化教育。

    且基层军官均来自于军校科班,不乏勋贵子弟,利益休关

    在此基础之上,他们更能咬牙于如此高的伤亡率和艰苦环境下维持士气。

    营中大帐,此时正是晚餐开饭,按照朱由榔在尧山就以身作则,军中将佐虽然吃的会比普通士卒好些,却是不能开小灶的。

    故而,王愬和岳镇邦,在一众下属面前,端起手中大碗带着少许马肉的稀粥,一饮而尽,心中却是更加沉重。

    “今天宰了几匹?”

    王愬抹了抹嘴,淡然问道

    负责后勤的军中长史回应

    “两匹伤马,还有一头剩下的骆驼,杂了点米麦熬的。”

    岳镇邦皱眉

    “这样下去不行啊,营中还有伤员,两三千号丁壮,每日消耗个百来石米麦也是寻常。咱们千里奔袭,本就没有携带辎重,路上战马消耗也是良多,眼下营中堪用马匹不过两千五,再杀马取食,恐怕……”

    众人也是各自沉思商议起来,分管后勤的长史道

    “前两日有士卒挖掘壕沟时,意外发现了一处窖藏,得粮麦数石,后来我专门询问了几个叶尔羌本地向导,只道是本地民众多有挖掘地窖藏匿粮食的习俗,这黑河畔乃是春夏时北面诸部落游牧之地,故而多有地窖,或可在营中和周边搜集一二。”

    王愬点头,这算是个解燃眉之急的办法,但还是叹了口气,这些地窖本就是零星几个,而且都是老百姓藏着应急的,没多少粮食,恐怕都不够全军吃两天,杯水车薪罢了。

    岳镇邦稍稍迟疑,继续道

    “要不然,咱们派人出去抢粮?”

    王愬闻言摇头

    “这几日准逆只是一味围堵,也不主动出击来攻,看得出来,就是打算坚壁清野和我们耗,如若猜得不错,恐怕阿拉布坦就等着咱们出城结营,去抢粮呢,人家怕是天罗地网的等着。”

    “弹药都快见底了,咱们将士火力大减,只能靠兵刃拼杀,就算赢了,伤亡也太大,不划算。”

    众人亦是沉吟无言

    倒是岳镇邦道

    “可以此看,准逆的主力兵马怕是都已经北调,之所以不敢主动进攻,大概是僧格已然不在此处。”

    “只是我们也不知道阿拉布坦手里还有僧格留下的多少人。”

    王愬微微眯眼,嘴中缓缓下了判断

    “我猜度,不会超过两万!”

    “只是,还要确认一下,也罢,顺便也把军粮问题解决了……”

    长史不解

    “军粮,要突袭准逆大营吗?”

    岳镇邦摇头

    “不行,那是自投罗网。”

    王愬冷声道

    “不!不用袭击大营,只需派出小股骑兵,四面出击,对付保卫我们的这些个准逆步骑即可。”

    长史疑惑

    “可这些人手里也没多少粮食啊……”

    王愬只是抬头看了他一眼,并未多言,但营中不少人却是大致明白了些什么。

    -------------------------------------

    随着僧格率军北上,只留下了阿拉布坦和另一个亲信,分别监视叶尔羌城和黑水营。

    明准两军之间进入了一个诡异的对峙状态

    但不同于叶尔羌城作为大漠以南的西域最大城镇,又是叶尔羌王城,不乏存粮,尤其是在沈平鸿强势手腕下,对城中储粮大户强征借贷,军粮问题能勉强应付。

    黑水营就不同了,粮食来源彻底断绝,所以阿拉布坦就打着围困对方,待其自溃的心思。

    但没想到的是,这种诡异的平静只维持了不到十天,就被突如其来的冲突打破了。

    光烈十三年秋,十月初三,黑水营将士抽调一千精锐携马,分为五队,岳镇邦亲帅一队,朝着外围准噶尔步骑突袭,他们的目标并非准军大营,而是捡着对方薄弱环节穿插,在压倒性的战斗力下,立即取得了不小战果。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