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0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国,难道就不会走向帝国昔日的旧路吗?

    一切的一切,仿佛背后有只看不见的巨手,引导着历史潮流,向必然的方向奔涌而去。

    次日,抱着满腹疑问的李炎,一大早就前往教师办公室所在的学科楼。

    此时《后明史》的选修课已经结束,所以李炎决定亲自找教授问个明白。

    叩响办公室的门后,高鼻深目的大胡子教授,似乎对他的到来并不惊讶。

    只是为他温了一杯咖啡,教授不太喝得惯茶,自己也温了一杯,就这样坐下看着对方,等着李炎开口。

    心中有千言万语的李炎,此时一下却突然失声

    他到底要问些什么呢?望着杯中咖啡,稍稍出神

    教授也不稀奇,只是端起杯子抿了一口

    窗外鸟鸣声传来,正是初春,颇为热闹

    忽然,李炎抬头开口

    “教授,你觉得世祖在去世前,预见到共和革命了吗?”

    教授颔首

    “大概是预见到了吧……虽然他从来没有公开说过,但从船山先生等人的着述,都能看出这一点。”

    李炎继续问

    “那么,今天的共和国,真的已经完成世祖的理想了吗?”

    李炎不再犹豫,斩钉截铁,自问自答

    “我想,恐怕没有!”

    大胡子笑了起来,随后轻轻摇头

    对李炎道

    “共和革命是伟大的,他清扫了资产阶级主导社会秩序的道路中,最后一块封建基石——皇室以及依附于皇室的宗法贵族。”

    “但是,此前的皇室,难道不是资产阶级吗?也是!只是相较于主导革命的新兴工商金融资本家们,他们的封建性更强。”

    “正如我之前所说的那样,绝大多数时候,历史只能从两个同样糟糕的选择中,挑一个不那么糟糕的。”

    “新兴资产阶级,比起贵族的资产阶级更加进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永远都是进步的。”

    “当年世祖的时候,这些在革命中被推翻的贵族们,不恰恰是引导国家转型和进步的主力吗?不正是扞卫了文明果实的功臣吗?”

    李炎默然,却是有些失望地道

    “这样看来,历史岂非就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圆环罢了。昔日的精英沦为民贼,然后再被新的精英取代,继续循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教授闻言,却是哈哈大笑

    “这种论调,我还以为是哪个腐儒呢!”

    “难道不对吗?”

    李炎疑惑

    大胡子教授端起杯子,望向窗外,初春,万物生发,鸟类开始觅食。

    “没错,历史是一种循环”

    “但那是因为你只看到了它的一面!”

    “用你们理工科的语言来描述,你所说的,循环的历史,是你在二维平面上看到的历史。”

    “大胆一点,用时间给这个圆环套上第三维,再看看?”

    “它在循环吗?是的,但这个循环每经历一次,它就会上升一截!”

    “用你们中国的历史来举例,殷商的统治者被新兴的周朝取代,几百年后,周朝又被秦汉取代。这是循环,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呢?”

    “上古的邦国被兼并,落后的生产方式被革新,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商周,权力只能按照血缘规则于几个家族中流转,可到了秦汉呢?‘奴隶亦可建功,匹夫亦能封侯!’。”

    “隋唐时代,科举制度不过是少数世家子弟的玩具,而到了宋明,无数中下层地主阶级纷纷涌入国家的政治核心中。”

    “秦汉比商周进步;隋唐比秦汉在进步;宋明又比隋唐进步;后明又比前明进步;共和又比帝国进步。”

    “经历无数循环后,再回首望去,今日的世界比起夏商周如何?‘轻舟已过万重山’!”

    闻言,李炎忽然明悟了不少

    真正的社会科学,总是和自然科学有相同之处

    这个过程,就像微分,平滑的曲线,只存在于想象的“极限”中,但人们却可以永无止境的接近它。

    “历史在循环吗?是的,它在循环,但这并不是因为它牢不可破,万世不易。”

    “恰恰相反,这意味着它永远在向前运动!没有一个时代,一种制度能够千秋万代,应该千秋万代,当它诞生的那一刻就注定要被取代,任何阻止这一前进过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