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使者,估量是来作岁节之贺的。嘿嘿,大宋百姓辛苦劳作一年,朝廷赋税苟刻,所得来的白花花的银子,多被白白送与金人,这大宋朝廷上下竟毫不知耻。”只见那南使笑道:“海将军客气了,我们南朝有常言道:客随主便,还是你先请吧!”那海将军道:“既是如此,我就不客气了,我们以比试三三场,一决胜负。”那南使点头称是。海将军说完将手一招,旁边有上递上一张弓来,又有人牵过一匹高头大马。只见那海将军翻身上马,双腿一夹,那马飞也似的奔出,在教场上兜了数个圈子,只见海将军弓交左手,右手向肩后一探,已将一支狼牙箭拨在手中,但见他左手如推泰山,右手如抱婴孩,也不瞄准,弓开如月,箭走如星。一箭正中靶心,边上群人齐声喝采。那海将军也不停顿,又是嗖嗖两箭,无一脱靶。边上已是采声如雷,无风也不由暗暗喝采,心想,此人必是久经战阵,不然如何有此身手。那海将军三箭射完,又纵马在场上弛了一周,意气洋洋,甚是自得。待得马回原地,只见他一勒缰绳,那马突被控停,不由一声长嘶,人立而起,那海将军毫不惊慌,双腿紧夹马腹,待那马立定,从容下马,将手中弓箭交与南使,抱拳道:“小将献丑了,请贵使一显身手。”
只见那南使从容接过弓箭,道声好,也不去骑那马,就在原地拉个弓步,深吸一口气,从箭袋中轻轻抽出三支雕羚箭。只见他将三箭一齐搭在弓上,众人初时甚是惊鄂,随即一阵哄笑。心中均想,哪有三箭齐射而能中靶的道理。那人也不理会,只见他缓缓将弓拉满,众人声响稍停。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弓弦啪啪啪响处那三箭已如飞射出,恰如一根直线,直奔箭靶而去。众人只眨得一下眼,只见那三箭组成的一条箭链,已自箭心穿靶而过,人群之中片刻之间顿时静寂无声,过得好大一会儿,才爆发出轰雷般的彩声,隔得好久才渐渐平息。无风心想:这连珠箭之法,就是在中原会的人也是极少,想不到此人竟深通此道,倒是不能小看了。
那人三箭射完,拍一拍身上的浮尘,回头对海将军道:“雕虫小技,倒教将军见笑了。”那海将军见他胜出,涨紫了脸道:“这靶子是死物,我们再来比过,这次我们射活物如何。”那南使道:“这也使得,但不知将军欲射何物。”那海将军抬起头来,向空中一指道:“你看,天边那群南飞之雁,这们便射他一下如何。”南使道:“这又有何不可,但这次还是请将军先行射过。”那海将军更不答话,取弓在手,搭上羽箭。将眼微微咪起,这次他并不急于射出,而是将拉满的弓随视线缓缓移动,以便瞄得精准。终于,只见他将弦一放,啪一声响,一雁应声而落。众人又是一阵喝彩。无风心想:这高空射雁可比射那不动的静靶难上百倍。不单是比眼力,手劲,更要将时机拿捏得准,若不然,那雁飞行极速,早已飞得远了,而且这射活物之箭法在临阵之时最为实用。
海将军射完,转身道:“射死靶的本事算不得什么,我倒要看看你们南朝人有什么真才实学。”那南使笑道:“在下于此道倒是不能,看来只好认输了”。这时,无风越众而出,向大家一抱拳道:“在下也是南朝人物,这一阵由我来如何。”
众人一楞神,随即轰然叫好。无风取弓在手,也不作势。眼光随雁行游动了一会,突然弯弓搭箭,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他的箭已出手。只听得空中雁群惊鸣声中,那箭已带雁落下地来。众人心想,这次总算打了个平手。
只听得不远处,一侍从拎着那箭和雁飞奔而至,口中大叫道:“奇怪,奇怪,从没见过如此之箭法。”众人凑近看时只见那箭竟一箭穿了三雁,而且皆是从颈中穿入。场上数百人一时矫舌不下,竟忘记了喝彩。无风也看得心驰神往,想不到射箭之技竟有一精至斯的。
那海将军也看得目瞪口呆,向那南使一揖到地,由衷佩服道:“海某一向于箭法一道颇为自负,平日里也罕遇对手,想不到今日一见这位少侠神技,才知平日里不过是井蛙观天,当真是贻笑方家。”那南使也谦逊了几句,海将军告辞,众人一一散了。
无风等众人和那海将军去了,向前到得那使者跟前,打个稽首道:“大人请了。”那南使也正要问他姓名。见他上前施礼,当下还礼道:“不敢,你是......”无风道:“大人想必是大宋使臣,小可也是南边人氏。”那南使道:“少侠神技,当真是英雄出少年,不如过馆一叙如何。”无风道:“好,大人请。”
其时天色已晚,两人到了馆驿之中,有人送上茶水,两人略叙一会。用茶已毕,有人送上酒饭,无风和那人喝了数杯。那人问了无风姓名,无风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