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渡龙蛇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32海上明月(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受朝廷苟税盘剥。已是九死一生,现下武林再乱,江湖各自坐大,叫他们如何活得下去。此次聚集众位,便是为了商议此事。”

    他话说完之后,底下寂静良久,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有人问道:“岛主所言不虚,目前中土武林确是群龙无首,各家各派皆夜郎自大,争权夺利。不知岛主有何良策。”

    李重关顿了一顿,道:“江湖中情形如此,各位来自中土武林,想必比在下更是亲历亲为,清楚得多吧。”众人心下暗道:“原来是这样,他分析得倒也不无道理,这几年,武林中争雄斗狠之事不绝,倒也是事实。不知他有何下文,且听他说下去。”李重关又道:“在下虽道行低微,智术短浅,但所幸在武林中略有薄名。故此在下私下寻思,此事既无人出面,只得不自量力,勉力为之。”

    “在下一直以来,苦苦思索,为何以前江湖上风平浪静,而近年来却动荡不安。后来终于想得明白,这其中原因不外有二,一是以前中原大侠在世之时,虽无正式名分,但却是公认的武林盟主,天下武林第一人,大凡武林有事,只要他出面主持公道,必能圆满解决。当然这也是周大侠处事公正之故,但我想主要是因为他是武林名宿,众人纵有少许不满,也能看在他的面上,将事平息。第二是以前宋金交战,朝廷偏安后颇能轻徭薄赋,爱惜民力,如今赵官家坐稳了半壁江山,昏馈无能,杀忠臣良将,重用贪官酷吏,使得民不聊生,武林中也从此多事。”

    众人心下均想,此话是不错,昏君赵构杀岳飞,重用秦桧,天下谁人不知。难道你想重新选出一位武林盟主,你如此处心积虑,看来非你莫属了。

    果然,李重关又道:“在下既有此思,便将此想法和武林中几位德高望重的前辈商量。他们皆以为当务之急,乃是重新选取一位武要总盟主,主持大事。起先在下也以为这是上上之策。但数月之前,在下到中原访游一番之后,以为此想法并不能完全正确。”

    “在下到中原,江南,岭南数处,看到百姓根本活不下去,只得拖儿带女出去逃荒,但东山老虎要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哪里没有贪官恶霸。要想天下太平,唯有将昏君奸臣除了,另立明君,天下才能太平。”

    堂上众雄听他说到这儿,皆是一惊。要说这些人都是武林中豪士,平日在刀头上混饭吃,杀人流血皆是家常便饭,但说到扯旗造反,毕竟是抄家灭门的大事,哪能不掂量一番。更何况这其中有些人和朝廷有千丝成缕的关系,要他们也参与,毕竟是十分为难。

    李重关见众人面面相俱,知他们心下十分疑惑,当下朗声道:“不瞒大家说,在下其实并非无来由人,先祖上乃是南唐李氏后人。”众人更是惊奇,要知道自太祖初年,曹彬下江南,李后主降宋,当时南唐已灭国多年。

    只听下面峨眉掌门清一道:“岛主乃南唐后人,可南唐李后主因治国不善,而宋太祖以文治武功扫平天下,李后主早已降宋,去世多年了。”

    李重关又道:“不错,当年先人失德,以致众叛亲离,身死国灭,为天下人所笑。但大宋自赵匡胤以来,所做这事难道便光明磊落么?”

    说到这,岛主渐渐激动起来,站起身来续道:“大宋朝廷上下一向以理学礼仪冶天下,不是一直标榜忠孝仁义么,在我看来赵氏从来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

    底下有人问道:“岛主如此说,可有根据。”

    李重关冷笑道:“天下谁人不知,赵匡胤陈桥兵变,以人臣之身份,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硬生生从大周柴氏手中夺了江山,请问这是忠吗?”众人无言以对。

    “再有,赵光义临死之时,因一已之私欲,违母亲杜氏之遗命,将帝位不传弟赵光美,不传侄赵德昭,杀弟杀侄,私传自已的儿子,这是孝么?”

    “另外,在下祖上李后主,虽然失德,但归宋后,赵匡胤终究还是放不过他,那年农历七月初七日,用牵机酒将他毒死。请问,这是仁者所为吗?”

    “至于义,我看,大家不是不知,赵匡胤攻下后蜀后,将后蜀王妃花蕊夫人强行霸占,赵匡胤还怕别人说他贪色无耻,故意叫人编造了千里送京娘的故事来迷惑世人。”

    其实,李重关所说这些事,几乎无人不知,但谁也没往这方面想,现在听他这么说来,还真是有道理。但这些事毕竟好多年过去了,大宋从匡胤到此时,已传七帝,已过去了一百六十多年。要说赵氏无道,也扯不了这么远啊。

    果然,李重关又道:“当然,这些都是陈年往事了,我此时说来,只是要众位明白,赵官家明里是道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