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飞扬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23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个厂子,而是他们的技术力量和大量有经验的工人。

    在这中间,杜飞可以白白使用上飞厂的人力物力资源。

    这些人几乎集中了国内航空领域的精华,之前杜飞想挖一个陈教授都没挖来,现在直接卷包烩。

    随后几天,杜飞如他所说,并没有深入插手上飞厂的人事管理,只进行了更细致的工作布置。

    首先就是把带来的轰-8的图纸和数据交给新成立的运-9项目组,至于说保密问题,在国内不存在。

    这个时候还是计划经济。

    况且只要上面不松口,就算上飞厂拿到图纸也没法生产。

    依然是陈教授牵头,以轰-8和运-8为基础,参考苏联的安-22,设计一款四发动机的大型运输机。

    除此之外,杜飞还调集了一批精干科研力量,另组成了一个新项目组。

    实际上这才是这次杜飞到沪市来的关键目的。

    这个新的,人数只有运-9项目不到一半的项目组,将以运-8为基础,设计一款全新的,具备恶劣条件起降能力的双发涡桨客机。

    这是杜飞一早就有的计划。

    不管在什么领域,军用市场虽然暴利,但在规模上永远比不上民用。

    杜飞搞这种飞机,就是为了占领低成本航空市场。

    相对低廉的造价,绝对低廉的使用成本,虽然不舒适,噪音特别大,但具备类似军用飞机能在野战机场起降的能力,让这款飞机能够令原本没法通航的地方通航。

    比如非洲、中东、南美,一些不太发达,但景色优美的岛国,都是这种飞机的目标客户。

    杜飞知道,以他目前的情况,走正常路子未来很难跟波音、空壳竞争,只有另辟蹊径,开辟出新战场,才能在民航领域立住脚。

    同时这个项目也是杜飞从上飞厂拿到的回报,这些分到新项目组的精干科研技术人员,会在合适的机会,被他调回京城。

    杜飞的原则是:只吃肉,不啃骨头。

    鲁厂长心知肚明,却必须同意。

    因为这是上飞厂在未来,仍能保持独立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第1332章 各取所需的合作

    清晨,沪市的上空弥漫着一团轻雾,阳光洒下来在雾气间发生氤氲。

    氤氲的光落在一栋高大古朴的楼房上,玻璃窗上映照出一个头发花白的人影。

    这人大概六十出头,已经算是老人,但精神抖擞,目光锐利。

    在他的身后是一张巨大的红木办公桌,办公桌的前面站着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正是上飞厂的厂长鲁战斗。

    此时鲁战斗站的笔直,正在叙说杜飞来之后的作为。

    最后道:“首长,目前就是这个情况,看他的意思并不想吞并上飞厂,但那个搞客机的项目组肯定是要拿走的。”

    老者听罢,目光从窗外收了回来,转身叹一口气道:“朱介台有福,得了这么个女婿,知进退,懂分寸,更难得的是年纪轻轻就知道克制,居然看着上飞厂这么一块肥肉送到嘴边也不吃。”

    说到最后更是不由得啧啧称奇。

    鲁战斗对于这番评价没敢接茬儿,他知道这位老上级的脾气,嘴上说着好话,心里却是未必。

    直接当没听见,问道:“首长,那我们下一步的计划……”

    老者摆摆手:“人家都没接招儿,还哪有什么下一步计划。算了,如今朱介台已经成势了,只要他自己不犯错,谁也动不了的。原想这次寻个机会给他一发糖衣炮弹……谁知道这个杜飞还是个滑不留手的。既然如此,那就算了,事不可为,逆势而为,必遭其咎。”

    鲁战斗心里松一口气。

    对于这个结果心里十分庆幸,他也不是傻子。

    当年也是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的,知道在冲锋的时候,肯定是要死人的。

    一旦双方撕破脸斗起来,第一个倒霉的一定是在最前面的他。

    ……

    另一方面,杜飞从沪市返回京城。

    坐在炮艇机上,看着先窗外面,这座曾经的远东最大城市在视野中变小。

    沈佳宁坐在旁边的位置上,这段时间她一直有些想不通,杜飞为什么会排斥吞并上飞厂。

    只是工作非常繁忙,没来得及问。

    现在闲暇下来,有空讨论这个问题。

    听她询问,杜飞从舷窗外收回目光道:“你说这个呀,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不想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