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飞扬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35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是学生宿舍,就是各校老师的单身宿舍也比不了,煞是叫人眼红。

    与此同时,沪飞厂那边的四发动机的大型运输机进入了最终量产阶段。

    经过大半年的试飞,在设计上没有出现硬伤,再加上使用的都是比较成熟的技术,前面有轰-8和运-8的基础,生产运-9难度就比较小。

    不过随着一架架大飞机相继成功,这次的效果早就不如当初轰-8第一次试飞成功所产生的轰动效果。

    上半年,多方面推动,停止了几年的高考得以恢复。

    在六月份进行了全国性的考试。

    虽然在大抵上还是‘工农兵’与考试并行的机制,但有了新的考试机制,等于又开通了一条上升通道,这对那些没有机会获得工农兵资格的学生无疑是最大的喜讯。

    不过跟预料不同,开启考试并没有出现特别踊跃的情形。

    主要是这几年,随着经济好转,不仅仅是在京城,全国各地的工厂都在招工。

    再加上从印杜获得的大量资本,源源不断对本国工业进行投资,从而吃掉了大部分初高中毕业的劳动力。

    目前的情况,要是能在国营工厂成为正式工人,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去当工人,而不是去赌不确定的考试。

    而在南洋,婆罗洲的情况继续转好,经过持续开荒耕种,开始爆粮食产量。

    凭借着一年三熟的优势,今年的粮食产量铁定超过东北。

    除了本地消耗的,开始大规模反哺国内,运输比较方便的沿海地区,不少地方的储粮库已经满了。

    手里有粮,心里就有底。

    原先不敢养鸡养猪,生怕粮食不够吃,现在也开始上规模。

    再就是布局了多半年的苏拉威岛。

    随着各种消息的不断发酵,加之刘匡福和杨志刚时不时在火山附近搞出一些动静,岛上的超级火山可能喷发,并且危及整个岛屿,已成为主流意见。

    终于,觉着火候差不多了,苏比安开启了下一步计划,在苏门答腊南部建立了一个难民安置点。

    同时再苏拉威岛传出,苏门答腊南部发现大金矿,有人因为淘金暴富的消息。

    开始刺激苏拉威岛的原住民向外迁徙……

    阿美莉卡,到八月份,原本因为丑闻不得不辞职的尼可大统领,因为杜飞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走向,依然稳稳坐在万圣屯的王座上。

    反而原本的胜利者,洛克非乐陷入了贿赂议员的丑闻,并遭到工会发难,陷入大规模罢工……

    所有人都知道,尼可与洛克非乐的战争远没有结束。

    而杜飞,同样在这个八月,不得不做出一个重要的抉择。

    第1399章 世界第一

    从四月回到京城,一直到八月下旬,杜飞一直没再有任何动作。

    工作和生活上按部就班,之前所做的一切都需要时间发育,许多事情不是立竿见影能看到结果的。

    更让杜飞没想到的是,随着工业发展,以及资本充裕,在农业方面竟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时隔多年再次有人提出打破大锅饭,实行包产到户。

    实际上包产到户并不新鲜,在建果初期就有类似的提法,只不过在那个时候被搁置了。

    原因也很简单,说白了就是两个字——没钱。

    当时花果要想工业化,就必须要进行大规模投资,国内没有资本积累,没有殖民掠夺,反而百废待兴,唯一的法子就是用农业反哺工业。

    一旦实行包产到户,根本没法提留农业剩余价值,发展工业就无从谈起了。

    根本不可能建立起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首先就是在印杜的获得的将近两百亿美元的巨额财宝,有了这笔资金注入,保证了工业发展,保证了持续投资。

    再就是杜飞的消防器材公司,提前开起了武器装备外销,每年十数亿美元的销售额,都是高附加值的产品,尤其是运输机、轰炸机这类,更是一本万利。

    再加上古晋工业区的发展,与国内的零部件厂家对接,各种电器产品占领了南洋市场,开启制造业循环。

    令国内经济肉眼可见的向好,手里有余钱了自然没必要死乞白赖把着农业那点产出。

    再加上婆罗洲的稻米反哺回国内,已经具备了包产到户的条件。

    实际上,在杜飞穿越前的世界,再过几年实行包产到户,也不是随便拍拍脑门的决定,而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