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塑千禧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29节(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定的剥离,后者必须搞出来更灵活的代工模式。”

    “而不是你现在和我说的这样,认为易科只能接受英特尔自傲的代工条件。”

    方卓说话稍微有点不客气。

    布莱恩没有生气,只有些哑然失笑:“方总,方总,听你的语气,英特尔才像遭遇麻烦的那家公司,是英特尔自傲,还是方总你自傲?”

    “如今的手机芯片市场,你认为谁能向英特尔提供大量的订单?”方卓说道,“这是英特尔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不然,我绝不可能把易科在冰芯的订单拿出来。”

    布莱恩露出笑容,这明明是迫不得已。

    “amd已经放弃与格芯的纠缠,就算不与冰芯合作,它也会寻找更先进的工艺,不管三星还是台记,或许都能给它带去助力。”方卓指出这一点,又举例说服道,“现在摆在英特尔面前的是一个选择,是一个你们曾经做错的选择。”

    布莱恩不以为意的听着下文。

    “据我所知,当初iphone的手机芯片曾经找过英特尔,是乔布斯亲自去找的欧德宁,希望英特尔能给苹果制造芯片,但你们以订单价格低、数量有限拒绝了这笔不划算的买卖。”方卓微微摇头,“欧德宁曾经错过的机会,现在摆在了你的面前,布莱恩,你要珍惜啊。”

    欧德宁是英特尔的前掌门,布莱恩正是接过他的职务,也与他共事许久,更知道当初的这件事。

    作为从2005年到2012年的掌门人,欧德宁任期里常被提起的一点便是英特尔对移动时代的无所适从。

    如今回头看,如果当时英特尔接下了iphone的订单,情势也许完全不同。

    然而,欧德宁的那个决策就像是他整个移动战略的缩影。

    方卓亲手给布莱恩倒了一杯红酒,认真地说道:“欧德宁当年对乔布斯说不,我希望你能慎重考虑,这不是易科求着英特尔,也不是英特尔求着易科,这只是两家企业一起迎接挑战的最好机会。”

    布莱恩迎着方总的眼光,心志真的被动摇了,这个“不”字真的好难说出口。

    第206章 赋能

    英特尔曾经了错失切入移动市场的最好机会之一。

    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教训。

    当这样的教训与易科的芯片需求一同被摆在面前,布莱恩很难不触动,他从1982年进入英特尔,迄今为止已经为公司工作33年,见证了英特尔的巅峰与迟缓。

    早在2000年之前,英特尔的巅峰市值就超过5000亿美元,而现在仅仅是1500亿美元。

    布莱恩去年说服董事会收购博通,就是慷慨激昂的要重推移动战略,就是要重新打造英特尔的辉煌。

    只是,收购博通、与易科进行技术合作确实让英特尔在移动市场取得了一个切入点,但是这力度总有些隔靴搔痒。

    现在恰逢易科遭遇危机,一笔天价订单几乎就被摆在了市面之上。

    当年的乔布斯被拒绝之后,他找到三星为其制造芯片,由此极大的带动了三星的晶圆制造,也为三星的转型带来极大启发和推动。

    就在苹果把订单交给台记之前,它还一直是三星晶圆代工的最大客户。

    全球能有这样体量的订单没有几家,所以,在市场对易科充满疑虑和担忧之际,布莱恩亲自飞来中国,想要拿捏一下易科。

    但在谈了两天之后,他忽然有种被方总拿捏的感觉。

    等到回了酒店,布莱恩先与团队讨论易科的现状,又和大本营进行通话,待到凌晨时分,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里回荡着一个问题。

    这是英特尔又一次的“苹果时刻”吗?

    不,或许是新的“易科时刻”。

    只是,不同于苹果,现在的局势更加复杂,还面临着地缘政治的影响。

    布莱恩越想越没有睡意,干脆起来冲了一杯咖啡,考虑着各种可能的变化,易科肯定是需要更换芯片制造商的。

    哪怕冰芯国际同样是由方总创立,他也必然要舍小保大。

    这一点不以他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然,最终结果只能是易科和冰芯都保不了。

    作为英特尔的现任ceo,布莱恩对于公司近十年来的状况都抓耳挠腮,他不相信方总这样一个易科创始人对于如今危机不感迫切,不进行权衡。

    抓住这一点前提条件,英特尔与易科的博弈似乎就清晰很多。

    布莱恩在深夜考虑了许多,认为易科总体上的危机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