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声音。
方总真就不说点什么?
但这样的疑问不止港媒有,所有关注易科的人都有这样的问题。
掌门人不出声,日子仍然要过。
易科在香港的二次上市已成定局,但围绕它的风暴似乎仍旧在酝酿。
华尔街有跟踪易科事件的媒体很快就爆料出一个新的消息,易科与英特尔的谈判已经接近破裂,后者索要的wls、易科光电这两个优质资产已经在进行整合。
此外,还有传闻,曾经在香港的上市公司晨星半导体也可能会整体加入新的公司。
这个消息还未确定,但英特尔团队返回美国的动向从侧面验证了双方的谈判结果,而更为诡异的是,英特尔董事会宣布了ceo布莱恩的辞职。
刚刚从中国返回的cfo罗伯特暂时成为布莱恩的继任者。
这种突然的情况让媒体们都大吃一惊。
好端端的,怎么忽然就辞职了?
布莱恩是大力推动英特尔转型的改革者,他这一下去,罗伯特会在战略上有所转向吗?
有消息声称,办公室恋爱是导致布莱恩下课的直接因素,也有消息声称,布莱恩与董事会在易科的合作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4月17日,易科发布2014年的全年财报,同时,也确定了子公司的调整结果,将会以“易科光电”的名字吸纳wls、晨星半导体的业务,保持相对独立的运营。
独立基带芯片、中低端手机soc芯片、图像传感器、射频收发器以及相应系统软件。
新的易科光电显然潜力十足。
第211章 财报
易科备受期待的财报姗姗来迟,一经公布就再度支撑了股价,这没有出乎分析师们的意料。
整个2014年财年,易科的净营收是1338亿美元,相较于2013年增长了40.2%,运营利润为401.4亿美元,涨幅35.5%,净利润为299.4亿美元,涨幅38.7%,均创历史新高。
其中,易科的手机产品贡献了69.9%的营收比例,平板产品贡献15.3%,笔记本贡献8.7%,移动生态以及技术服务收入贡献6.1%。
而按照地理位置分布,美洲市场占据32%的营收,欧洲为27.2%,中国为31%,日本为6.3%,剩余地区为3.5%。
相较于去年,欧洲从第一市场退居第三,中国由第三增长至第二,美洲由第二增长至第一。
按照易科财报里的描述,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在于“欧元的疲软抵消了市场增加的积极因素”。
同样因素的还有日本市场,“日本市场的净营收和单品销售额均同比增长,软件和技术服务的净营收也实现增长,去年推出的mars 8.8系列产品受到日本消费者的广泛喜爱,但这些积极因素因日元兑美元的疲软被部分抵消”。
虽说如此,三大市场的差额比例不大,但美洲市场目前确实是易科的全球第一市场,而这种地位在今年被进行了额外的重点关注。
易科财报的多项数据被深入解读,除了各类营收、涨幅、比例等等,还有一项也被广泛报道,易科2014年的研发支出大幅上涨至90.3亿美元,远超上一财年的68亿美元。
各大媒体连篇累牍的解读来自易科的财报。
然而,仅仅是第二天,易科就马不停蹄的再次发布2015年的q1季报,继财报新高之后再次打破之前发布的q4季报纪录。
易科先前的q4季报已经被诸多媒体盛赞狂野,这次的q1在与q4的环比之下仍然增长。
易科今年q1的净营收524.32亿美元,环比增长13%,同比增长54.6%,运营利润184.19亿美元,环比增长22.05%,同比增长69.46%,净利润136.3亿美元,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71.2%。
来自q1季报的冷冰冰的数字几乎瞬间就把媒体、投资者点燃,激起了股价的再度上涨。
易科措辞是用“增长”,绝大多数媒体在引用之后使用了“暴涨”这样更为精确的描述。
同比自然不用说,相较于去年的q1,今年q1的销售主力是拿下全球王冠的mars 8.8系列,它比去年的产品毫无疑问的更具竞争力,但这个同比的增长就相当动人心魄了。
易科的q4是包含美欧自然年里传统大促的感恩、黑五、圣诞,向来容易出现各项的增长,所以,通常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