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食,忘记时间。但也正是因为这份专注才能够使文物修复工作顺利进行,让一件件受损的文物得以恢复原本的样貌,让后世得以最大程度地见到它们本来的风采。
因为一会儿较多的时间可能都会花费在文物修复室。苏晏在秦林的讲解下简单参观过那些现成的产品,之后就跟秦林一起先去文物修复室看一看。
文物修复室的环境比外面要严格很多,因为对于大多数文物来说,妥当的保存方法是保证文物寿命以及保证文物顺利修复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字画类文物。前人说“纸寿千年,绢寿五百”,这些字画的保护和修复本身就要符合材质本身的特性,要遵循本身的规律。哪怕是有千年、百年的寿命,这也得是在保存方法得当,保存环境舒适的情况下才能够达到。
而对于那些保存方法不当或者说保存环境恶劣的文物,千年、百年什么的只能是幻想了,几十年都未必保存的下来。文物修复室的温度,湿度甚至是光照都要经过严格的控制,因为有些艺术品的材质本身就会怕暴晒高温,而有些艺术品它又惧怕潮湿,所以文物修复室才会建造多间,而在每一间文物修复室里面又有对应的隔间,就是保证相应的文物能够在合适的环境下进行保存与修复。
秦林为苏晏介绍唐宫的文物修复是在全国范围内来说,技术都是领先的,他们可以修复的物品种类涵盖非常广阔,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青铜器、金属雕塑,甚至是树脂工艺品、木雕等等都可以进行不同级别的修复,别说唐宫里面本身产品的修复,就是外面的一些个人收藏夹或者是其他的博物馆也时常将自己的藏品送到唐宫的文物修复室进行修复。
这会儿修补瓷器的两位师傅已经到了,他们一般情况下都是七点半到八点这段时间便会到岗开始一天的修复工作。
两位师傅从柜子里拿出了专门的防护服穿上。还带上了手套。
苏晏转身问身边的秦林:“我之前在一些文物修复的视频上看到说很多修复其实都是徒手去碰。但也有部分修复要戴手套。但我没有去特别关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