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代十国那些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8章 后晋契丹第二战(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皇甫遇还没回来,应该是遇上契丹人了。”

    他刚说完,就进来了情报兵,对安审琦和其他的大将们汇报皇甫遇被契丹主力包围。

    安审琦听了就要点齐兵马去救援皇甫遇,但是军中的大将却不完全支持,因为契丹方面到底有多少兵,现在谁也不知道,万一到时候真的是契丹主力来了,就算是他们这行营里面的数万大军全部都去,那也没有什么用处无非就是给契丹增加几个人头而已。

    但是安审琦还是坚持一定要去救援皇甫遇,对那些反对的人说道:“胜败自有天意,我这一行就交给上天了。”

    于是他带着大军赶往皇甫遇被包围的地方,契丹大军看到后晋援兵到来,都喊着晋兵主力来了,大家快跑。

    结果契丹还没打,就跑了,皇甫遇得到机会急忙带着他的部下冲了出来,和安审琦一行人一起撤了回去。

    这一场战役之后,虽然说不上谁输谁赢,但是皇甫遇和慕容彦超的威猛之名却是传遍了天下。

    到了二月,虽然有几场交战,但是却不是很多,影响也不是很大,反而这时候因为石重贵的病好了。他又开始想着御驾亲征了,他曾经对他的侍臣说道:“现在河北告急,可不是我打瞌睡的时候。”

    于是下令各地集结兵马做好随驾亲征的准备,不久,石重贵跑到了滑州距离魏博仅仅隔了一条黄河,在这里看了一下形势,虽然有人劝他在这里就行了,但是他还是坚持跑到了河北又再次驾临澶州。

    在这里我们还要说一个人,也是十分忠烈,我觉得应该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人叫沈斌,是祁州刺史,契丹在抢了很多东西之后,回去的路上路过祁州,于是就准备顺势拿下祁州,再抢点东西。

    沈斌知道他们来者不善于是就主动出兵袭击他们,结果他们跑得太远了,一不小心反而被契丹方面的军队抢占了城门,造成出去袭击契丹的军队回不了城,这让沈斌很郁闷,因为除了派出去的那一支军队,城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防御力量了。

    这个时候赵延寿蹦了出来,他不想和沈斌开战,他希望能够直接劝降沈斌,但是不管他怎么说,沈斌就是不松口,赵延寿反而被沈斌骂了个狗血淋头。

    第二天,契丹大举攻城,沈斌站在城墙上扯断长弓,大喊为国捐躯,不愿和赵延寿这样的小人为伍,随后自杀。

    战争到了这里,基本上已经进行的差不多了,耶律德光早就出现了,但是耶律德光很少出手,此时的石重贵也亲临前线,可以说进行决战的时机基本上已经成熟了。

    不久,在石重贵的命令下,天下藩镇的军队聚集到了定州,后来听说契丹主力前来,急忙又撤到了的泰州。

    契丹军一路跟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曾经和后晋交战,契丹战败,不得已退了十里,但是损失很小,耶律德光还是一直寻求决战,他希望能够毕其功于一役。

    后晋一路后撤,最终还是被契丹大军包围,而且还不是包围了一层,而是反反复复包围了好几层,契丹方面的大军全部赶了过来,而后晋这一块也聚集了绝大多数的军队,这是一场决战。

    契丹做事比较绝,他们可能想着围困死晋军,所以就把晋军的粮道也截了,只要是晋军被包围一天,那么他们就不能得到粮食补给。

    当天傍晚,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刮起了大风,那时候正是春天,华北春季的沙尘暴并不是只有现在有,在古代那也是很普遍的,大风刮起来刮断树木,很粗壮的大树连根拔起,房子刮倒,这样的大风我也是经历过的(小时候家在华北,见过连根拔起的大树,自己家房子上的瓦片也见飞起来过),所以完全能够想象当时晋军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情况。

    河北一代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盐碱地,和沙地比较多,也可能是杜重威他们选址不太好,挖了几个井,都是刚刚出水结果就塌方了。

    无奈之下士兵们只好弄点泥水,用布沾拧绞出水来饮用,人和马都很渴,有时候不吃饭行,但是不喝水,谁也撑不住。

    到了天亮,风刮得更厉害。耶律德光坐在特意为他制作的豪华大车中,对他的部下说道:“晋军也就这样了,现在已经被咱们包围了,一定要把他们全部擒获,然后向南直取大梁!”

    随后下令骑兵队他们进行骚扰,而且顺风放火想要瓦解晋军的斗志。

    而此时在晋军阵营也出现了分歧,一方面士兵们和大将们都想着赶紧趁着大风出兵,逃出去,就算是不能冲出包围圈能够杀几个契丹人也算不吃亏,要是还这么守下去,肯定是等不到援兵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