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土地是坚决不能给的,但是桑维翰却是坚决要求一定要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桑维翰也有自己的理由,那就是肯定要拿出一份重礼,将石敬瑭和耶律德光之间的关系搞得复杂点,这样两个人的联盟才更加的坚固。
这就是桑维翰最终受到后世批判的最主要原因,原本刘知远的计谋也能用,但是桑维翰却偏偏要割让土地,当时契丹也没有要求要割让土地,但是桑维翰却主动提出给契丹割让大量的土地。这里的一个关键点就是主动,桑维翰的主动让后世对他的行为百思不得其解的同时,就更加卖力的骂他汉奸。
再有就是安重荣曾经提议和契丹开战,这个时候桑维翰又蹦了出来,桑维翰当时因为杨光远的问题,已经被放出了京城,到了地方当了一个藩镇。
他秘密的给石敬瑭写了一封奏疏这里面写了七个不能和契丹开战的原因,这几个原因我简单地给大家总结一下:“契丹强、后晋弱、契丹与后晋有恩、契丹国内和睦统一、步兵没有骑兵有优势、北方平原和荒野不适合步兵作战且后勤补给困难。”这就是桑维翰给石敬瑭论证的前六个原因,第七个理由主要就是讲了一下当前这种局面的好处和来之不易。
石敬瑭看着这几个理由之后,又再次把他心中想要征讨契丹的那一丝小火苗给熄灭了,坚决而果断的继续执行对契丹的称臣策略。
等到石敬瑭死了之后,桑维翰的主子变成了石重贵,但是石重贵却只相信景延广,对于桑维翰不管不顾,石重贵对于他的意见也不采纳,全部都听景延广的,桑维翰开始不受到重用了。
于是等到景延广被贬值时候,他找到了机会,桑维翰曾经派人专门给石重贵说道:“制服契丹,安定天下,非桑维翰不行。”
于是石重贵就开始再次重用桑维翰,基本上当时的大小事务全部都交给了他,因为这个时候石重贵最信任的人景延广已经去洛阳坐冷板凳了。
不过桑维翰的确是有能力,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乱七八糟的国家大事全部搞的有条不紊,在这一点上他还是备受好评的,最起码他是真的有能力。
这个世界上最难做的就是垄断,权力上的垄断尤其难,桑维翰要做的就是在权力上垄断后晋的统治,在他执政的这一段时间,和契丹的关系稍微好转,但是还是敌对关系。
面对桑维翰政治上的垄断,有两个人不满意了,一个是李彦韬,另一个是冯玉,这两个人当时和桑维翰一起执政,但是在地位上就比不上桑维翰了,他们两个看着桑维翰一个人独揽大权,心里肯定不平衡,于是就在石重贵耳边说话坏。
石重贵当即就把桑维翰免职了,当时虽然有很多人反对,但是石重贵还是一意孤行,坚决罢免了桑维翰,随后朝廷的大权交到了冯玉和李彦韬的手中。
这两个人能力一般,虽然也算是不错,但是比不上桑维翰。
这件事如果说仅仅是让石重贵对他印象变差的话,那么下一件事他就彻底的得罪了石重贵了。
石重贵喜欢喝酒,但是喝酒伤身,石重贵就这么病了,桑维翰当时就建议皇太后给石敬瑭的亲儿子石重睿找一个老师。这意思就很明显了,石重贵死了之后,就是石重睿当皇帝。
这让石重贵很不满,这件事之后就把桑维翰一撸到底,还剩下一个开封尹。而桑维翰也知道自己把石重贵得罪死了,于是也很少再去见石重贵。
等到契丹方面第三次大军入侵,但是杜重威却一味撤退时候,桑维翰再次请求面见石重贵,想要说服石重贵立刻采取行动,不然的话,晋朝就完了。
但是当时石重贵正在后花园训练老鹰,根本没有时间见桑维翰,其实石重贵也不想见桑维翰,他对她的姑父还是很有信心的。
桑维翰虽然在晋朝这边不得好,但是在耶律德光心里,这确实一个难得的人才,所以耶律德光再进入中原之前,就下达了命令,一定要让桑维翰来见他。
但是石重贵不想让耶律德光见到桑维翰,因为桑维翰曾经反对他和契丹绝交,但是石重贵没有听,所以就对大将张彦泽暗示,让他干掉桑维翰,而张彦泽也觉得桑维翰家里有钱,所以就想干掉桑维翰顺便把他们家的财产霸占了。
张彦泽也是没脑子,谁的财产都是随便能动的吗?桑维翰是耶律德光亲口点名要的人,但是张彦泽不仅仅被他给杀死了,而且还是霸占了人家的财物,最终张彦泽也被耶律德光找个借口砍了脑袋。
一开始的时候,张彦泽反叛,进入京城的时候,他的手下就劝他出去避避风头,但是桑维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