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代十国那些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4章 契丹为什么未能占领中原(上)(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原本繁华富庶的中原变成了千里无人员的新“荒原”

    据说契丹方面还有一个大将,他做事十分嚣张残酷,谁家有宝物,有美女,他一定要夺过来,他实行的刑法十分残酷,随便说几个大家随便听一下就行了,有剥脸皮,就是直接把人的脸皮剥掉,还有剜眼,这个大家都能理解,断腕,或者削掉小腿,再有就是让人活活烧死,看着人在火中挣扎取乐。又是一个大变态,但是这还不是全部的。

    为了让他自己看起来很厉害,看起来很凶残,让别人一见到他就怕他,又是他还在自己的身边搞了很多的零件,当成是自己的小装饰,例如人的肝、胆、断手、断脚。整天就在他的身边晃来晃去,但是他一点都不怕,整天该哭哭该笑笑,该吃吃该喝喝,不称他为变态,我都觉得最不起变态这个词。

    这些基本上就是契丹方面在中原犯下滔天罪行中的几个,他们在中原的时间虽然很多,但是犯下的罪行却是罄竹难书,千年黄河水也不能洗净他们曾经留在中原的累累血债。

    契丹的暴行最终引起了中原人民的强烈反抗,其实反抗契丹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早在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的时候,就发生了很多的汉官不愿意在契丹的通知下混日子果断的带着大军回到了中原王朝的怀抱。

    但是数量比较少,影响也不是很大,这种事情大大小小也有三四十起,不过他们并不是阻碍契丹不能统一中原的主要原因,我们在这里主要说的是人民层面的反抗。

    好像从这本书一开始就没有降到农民战争(黄巢黄大王除外),虽然我们下面要说的这几个农民起义都是规模并不大,而且最终也没有成事,但是他们在打击契丹在中原的力量上面,还是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曾经他们的斗争,让耶律德光喊出了:“中国之人难制如此!”

    原本后晋为了防备契丹,还训练了乡兵,基本上就类似于咱们后来抗日战争中的民兵组织,但是在能力上却是不能同日而语,这些乡兵训练了一年多,结果还是不能上战场,但是也没等到他们上战场,契丹就打了过来了。

    这个时候要他们这些不能打仗乡兵没什么用了。于是就解散了,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也是曾经的半军事化组织,或者说准军事化组织,还是有点凝聚力的,所以就在几个头领的带领下入山为盗,各个划分山头当起了山大王。

    这里面比较有名的一个叫做梁晖,他聚集了一帮人抗击契丹,逮着机会就打,不和契丹硬碰硬,而是选择和契丹搞起了游击战术,这一招不仅再后来有用,在当时也是十分有用的,契丹方面机动性很强,但是他们有了城墙的限制之后,机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他们不可能脱离他们的城池,所以被梁晖打了好几个胜仗,后来梁晖选择了招安投降了刘知远,从此从起义军变成了官军,也算是洗白了。

    当时还有人找到了后梁朱温的后代,扶持朱温的后代当皇帝,当时反正在中原出现了很多的势力。这些势力虽然很多都没有成事,但是在抗击契丹上面还是发挥了不少的作用的。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原本晋军的官军,也开始反抗契丹的残酷统治,例如镇宁军节度使是个契丹人,为人比较凶残,于是他的部下就起兵遭了他的反,加入了讨伐契丹的行列。

    虽然讨伐契丹的人民起义军比较多,但是我觉得值得一说的还有一个人,他之所以值得说,并不是因为他在抗击契丹方面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而是他这个人的结局非常不错,也算是趁着战乱从草根中崛起的一个代表人物,乱世出英雄,这句话很好。

    这个人就是武行德,据说他身长九尺,就算是在现在那也算是高大个,两米多的身高,就算是打篮球那也够了,在当时人均一米六,一米七就算是高个的时代,两米这算是一个非常有威慑力的数字。

    他小时候家里穷,就上山上砍柴,卖了换吃的,后来被石敬瑭看见了,石敬瑭见他长得威武,于是就把他带在了身边,对他也是不错的,后来契丹进入中原,武行德就被抓了起来,

    但是他长得的确是威武,契丹人也觉得这是一个人才,于是就想着能够好好的用一下,武行德也知道契丹人的心思,于是就假意投降,契丹人对他也也比较信任,就让他押送着刚刚搜刮的盔甲财物一直到河阴一带。

    武行德在路上对同行的大将说道:“咱们备受国恩,怎么能够为契丹效力呢,将来契丹回去了咱们也到了北方,死了也是个孤魂野鬼,倒不如咱们一起固守河阳,等到契丹兵退了,咱们就能建立功业了。”

    这些大将基本上也都是之前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