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几场战斗打了败仗,在名气上被自己的弟弟盖住了,或许钱元璙也是有机会做这个继承人的,而且我们也能看出来,钱元璙是一个很聪明,很识时务的一个人,这样的人做了吴越国的接班人,守成估计也没啥问题。
钱元瓘历来都是被称为合格的守成之君,他为人比较宽仁,而且很明事理,名声还是不错的,但是他也干过一些不太好的事情,比如说很多人说起来钱鏐的这一帮子孩子,都是说好,兄弟和睦,但是实际上也发生过兄弟相残的事情,被钱元瓘无情镇压的有两个,一个是钱元球,一个是钱元珦。
这里面主要以钱元球为主,而钱元珦则是顺带的,当时钱元球和钱元珦的势力还是很强大的,据记载,当时钱元球出行前后的仪仗队将近千人,这个待遇基本上赶上了他的哥哥钱元瓘,而当时钱元瓘因为遵从钱鏐遗命,钱元瓘取消了国王礼仪和称号,还是用藩镇的级别臣服中央。
而钱元球这个人史书上说他颇有军功,但是实际上在史书上面只出现了他带着两万多人去打别人几百人打不下来的一场战斗,还有就是钱元球小时候不想去田頵家做女婿的事情,这里面必然有政治因素在里面,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来书写的,钱元瓘的几场胜利史书上面都是大书特书,但是对于被钱元瓘打压的钱元球却是寥寥几笔。
但是从后来钱元球被封为节度使,而且统帅不少军队,还有很多人依附于钱元球来看,钱元球的功劳和能力应该还算是不错的,但是他和他的另一个哥哥钱元璙还不一样,他不会藏拙,相反他十分的高调骄纵,这让钱元瓘对他十分不满。
再加上当年就是因为钱元球不愿去做田頵的女婿,这才让他去的,而在田頵那里。要不是田頵的老母亲一直护着钱传瓘,钱元瓘早就被田頵杀死了,在田頵和杨行密的最后一战的时候,田頵曾经说过:“要是这一战再不胜利,我就杀了你!”
咳,说实话田頵能不能打胜仗,这个和钱元瓘没有半点关系,不过田頵最终还是失败了,而钱元瓘则趁乱逃了出来,这才保住了小命,这里面的惊险,三言两语那是体会不到的,呵呵。
钱元瓘一开始并没有想和自己的弟弟刀兵相见,想要让钱元球交出兵权,到外地去做一个闲职。但是却被钱元球拒绝了,这让钱元瓘很生气,觉得这个弟弟有点不知道好歹。
但是不久钱元瓘又听到一个消息,钱元球竟然在拜神的时候祷告上天把两浙之地交给他,希望上天能够让他做吴越的国王,而且还和钱元珦密谋造反。
这个消息的准确性不可考,或许是确有其事,或许是谣言,甚至还有可能是钱元瓘为了自己洗白,虚构的一个借口。
这一系列的事情,让钱元瓘不得不对自己的弟弟下手了,于是他宣召钱元球和钱元珦到宫中吃饭,但是这是一场鸿门宴,而之前钱元球就是担心这是一场鸿门宴,所以在袖子里藏了一柄短剑,可能钱元球藏短剑这件事,也是一个阴谋,酒席刚刚开始,就有人说道:“钱元球袖藏短剑,要刺杀钱元瓘。”
钱元瓘于是下令拿下钱元球,结果在钱元球的袖口里果然发现了一柄短剑,随后钱元球被杀,而钱元珦也同时被杀,钱元珦还是比较可怜的,因为他就在钱元瓘的眼皮子底下,所以钱元瓘收拾他绝不含糊,也没啥顾忌,所以之前钱元珦一直在软禁中度过,没有一点自由,此时也算是解脱了。
这一次可以说是内乱,就这样被轻描淡写的平定了,而且事后钱元瓘效法曹操,并没有追究依附于钱元球和钱元珦的那些大臣。
说钱元瓘是守成之主,并不是说他没有对外扩张的心思,他不仅对外扩张过,而且这一次战争还成为他执政生涯中的一个败笔。
当时闽国爆发了内乱,王延曦造反成了闽南第一人,但是他这个人不思治国,整天吃喝玩乐,这样的情况,他的弟弟王延政看不下去了,于是就劝他的哥哥,结果没用,然后这个矛盾的继续升级,就成了造反的大事件。
王延政造反之后,王延曦很生气,于是就下令大军进攻王延政,王延政担心不是自己哥哥的对手,于是就给吴越国钱元瓘写信,让钱元瓘救他。
在这之前,吴越国和闽国的关系还是很好地,毕竟他们都是小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威胁,那就是杨吴政权,也就是后来的南唐。
所以钱鏐时期,对于周边的这些藩镇的态度都是十分联合为主,然后共同对抗杨吴这个大威胁,而其他的小政权基本上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在乱世中,就算是小国也能自保。
钱元瓘得到了王延政的求援书信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