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代十国那些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2章 (闽)内乱忧于外患(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曾经有人劝过王审知,让他也做皇帝,但是他没同意。

    闽国的政局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4年)十一月,在位将近三十年的王审知病死在福州。

    他死后他的长子王延翰继位。但是王延翰刚刚即位,在汀州就爆发了农民运动,一个叫陈本的家伙组织起来三万余人进攻汀州,王延翰刚刚上位就要面临这样的内乱局面。

    但是这一次起义没啥难度,都是一些乌合之众,仅仅两个月就给平定了,王延翰开始做他的闽王了。

    这个王延翰和他的父亲不一样,到时和他的堂兄弟王延彬有点类似,那就会嫌官帽子太小,或许是他们年轻,心中的意气和虚荣还没有完全看透,不久王延翰就开始筹备称王建国的事情,虽然不做公开的皇帝,但是在闽国国内他就是皇帝,而且称呼和百官设置都是一样一样的。

    随后大肆兴建宫殿,准备宫廷礼仪,全部仿照天子的礼仪,虽然他自称是大闽国王,但是实际上他在闽国内就是皇帝,五代时期的很多藩镇都是这样,对外称王,对内称帝。

    做了国王之后,王延翰开始享受他的皇帝生活了,他把他的弟弟王延钧放到了泉州做刺史,因为他很讨厌这个弟弟,王延翰平时干点强抢民女的勾当,王延钧说他两句,还有王延翰整天沉醉在胭脂堆里,王延钧也提醒他两句,这让王延翰很生气,于是就所幸来个眼不见心不烦,这才把王延钧调到了泉州。

    但是到了泉州的王延钧还是一直上书,希望王延翰能够节制,能够好好治理国家,毕竟闽国国小,要小心谨慎地守好家业。

    可是王延翰根本不听,而王延钧一封封的奏疏也让王延翰十分生气,他们兄弟间的感情至此破裂。

    在福州边上的建州有一个叫做王延禀的,他是王审知的养子,能力很强,福州的王延翰让王延禀给他找几个美女送过来,王延禀不想干这活,就回了一封信劝王延翰注意身体,好好治理国家之类的,至于找美女这事,还是算了吧。

    这让王延翰很生气,于是心里就开始谋算着什么时候把自己的这个两个弟弟干掉。

    但是他动手又晚了,还没等他出手,王延钧和王延禀带着大军开始围攻福州城,闽国又乱了。最先进入福州城的是王延禀,毕竟他就在福州的边上,距离最近,他击败了福州城内的守军,,随后派人搭梯子,爬上了城墙,成功进入城内,在床底下找到了王延翰,随后就把王延翰杀了。

    至于借口,就是王延翰和他的妻子联合起来毒杀王审知,就是用这个借口干掉了王延翰,说他弑父夺位,罪该万死。

    杀死了王延翰,王延禀知道自己的身份,不过是个养子,也不敢想能够做闽国国王,于是就等着王延钧到了这里,支持王延钧做了国王。

    按理说王延禀打下了福州城,然后让给了王延钧,王延钧应该十分感激,但是王延钧对于王延禀只有防备和忌惮,这还是因为一句话。

    在王延禀要返回建州的时候,在送别的时候,王延禀曾经对王延钧说道:“好好守住咱爹的基业,别让我这个做哥哥的再次过来福州。”这句话或许在王延禀来说就是一句玩笑话,顺便给王延钧提个醒,让他好好治理国家,但是这句话从根本上来说,却是一句威胁,言外之意就是:“你要好好的治理国家,不然的话,我还要把你弄下去。”

    王延禀回去之后,不久他就上表要求回家养老,而把建州交给他的儿子王继雄,这个要求很合理,没有理由不答应,于是王延钧就下令册封王继雄为建州刺史。

    这样的平静日子过了没有多久,王延禀还是不甘寂寞,其实一开始王延禀说要归家养老,这就有着很大的玄机,年纪轻轻的养个什么老?

    后来他听说王延钧生病了,不能理事,就带着大军从建州杀向福州,准备和上一次一样,拿下福州,但是这一次他不准备把王位让给被人了,他要自己做闽王。

    王延钧派出了他的大将王仁达,也是他的一个养子,王仁达这个人有能力,脑瓜好使,胸中有韬略,不是个简单人物,他先是诈降建州军,随后约王继雄到船上交流一下感情,王继雄没有防备,结果被王仁达割掉了脑袋。

    王仁达割了王继雄的脑袋,随后就把这个脑袋给王延禀送去了,王延禀一看哭的两眼泪汪汪,建州兵内部也有点慌乱,就趁着这个时候,王仁达率领大军进攻王延禀军队,一举击溃了建州兵,活捉了王延禀。

    王延钧见到了王延禀,就对他说道:“果然又麻烦哥哥你再次来到了福州啊!”成王败寇,此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