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插一句,刘岩的名字问题,他的名字后来改为了刘龑,这个龑是他自己造出来的,取的意思是飞龙在天的意思,读音也是“岩”,但是为了叙述统一,我们在后面还是统一称为刘岩。
    刘岩在继位之后,就开始了一场战争,他的目标是韶州,之前被虔州抢走的韶州,这时候的卢光稠已经死了。在虔州发生了内乱,而刚好虔州大将谭全播这时候正好生病了,所以刘岩抓住机会一举拿下了韶州,但是却没有继续扩大战果,韶州守将没有回虔州,而是投降了马殷,看来虔州内部不是一般的乱。
    随后刘岩开始进攻容管一带,这件事我们上面提到过一点。说的是容管的庞巨昭投降了马殷,马殷派了大将姚彦章来这里镇守。
    但是事情到了这时候还没结束,刘岩觉得这是一个机会,就在姚彦章还没有在这里站稳脚跟的时候,刘岩带着大军就杀了过来,姚彦章不是对手,再加上准备不充分,只能暂时撤退。就这样容管一带还是到了刘隐的手中。
    拿下了容管,还不能完全满足刘岩的野心,他带着大军继续进攻。不久拿下了邕管等地,至此基本上岭南的地盘已经全部到了刘隐的手中。可能有人会说还有一个交州呢?
    这个交州现在在越南境内,就是现在的河内,距离比较远,而且穷乡僻壤,离心力比较大,后来干脆直接独立了出去,大宋朝也管不住了。
    这时候大致总结一下势力分布,桂管在马殷手中,交管半独立状态,广管、容管、邕管在刘隐的手中。
    刘岩从马殷手中受到了容管一带,心里也有点小满足了,于是不想在和马殷纠缠不轻,于是就提出一个要求,希望能够和马殷的女儿结婚,结成姻亲。此时中央朝廷派来的调和使者也到了,马殷也知道刘岩这个家伙不是个好惹的主,于是就答应了。
    公元915年,八月,刘岩娶了马殷的女儿,双方正式结成姻亲,双方之间的战斗也告一段落,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刘岩注定是个闲不住的,他听说钱鏐啥的都封了国王了,但是他还是个王,没有建国的能力和资格,这让他很不满,于是他想皇帝要求希望能够给他一个建国的资格,最起码和钱鏐平起平坐。
    但是朱友贞也不是个傻子,你刘岩哪一点能够和钱鏐比,给你个王爵已经算是不错了,还想着建国?想太多了。于是就拒绝了刘岩的要求。
    但是刘岩心里不服气,他觉得自己有资格建立王国,自己的地盘不比钱鏐小,为啥自己就不能建国。
    想不通,干脆不想,他对他的部下曾经说过:“现在天下大乱,谁能做天子?谁才是真正的天子?咱们怎么能够走水路送供奉给一个伪朝廷呢(不给你建国的资格,就成了伪朝廷。)”
    大臣们都知道这位爷要干什么。这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有利的,因为只要是他们的主子能够再进一步,他们也能再进一步,所以都纷纷支持刘岩的决定。
    不久刘岩决定不再对中央称臣,也不再和中央联系,建国称帝,定都广州,国号为大越,后来改为大汉,原因就是大汉这个名字有气势,而且他也姓刘,刘邦绝对是他的本家,呵呵。
    称帝之后,中原朝廷也没工夫搭理他,原因很简单,中原朝廷这时候而要是乱成了一锅粥了,朱友贞和李存勖打得火热,朱友贞自身难保,哪有功夫收拾这个称帝的小家伙。
    而刘岩称帝后在岭南过得还算是舒坦,虽然说他在性格上或许有点自大,但是他在能力上还是不错的,不论是军事能力还是政治能力,都是比较高超的。
    刘岩的哥哥刘隐十分重视人才建设,十分重视文化建设,这一点刘岩也是十分重视的,他尽力搜罗各路人才,而且还规范了科举制度,在岭南开始进行人才选拔制度。
    关于他重视人才还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当时有一个唐朝旧臣叫做赵光裔,他也是唐朝的一个大臣,而且家族也出名。但是现在已经没落了,可是就算是家族已经没落了,这也不能磨灭掉他的骄傲,他不想再刘岩手底下干活,他觉得丢人。
    对于赵光裔的态度,刘岩一点都不生气,反而找人仿照赵光裔的字迹写了一封书信,将赵光裔的家人全部接到了岭南,这一下子了把赵光裔感动坏了,当即就宣誓效忠,而刘岩对这件事也是比较自得的。
    刘岩的好日子没有延续多长时间。不久他的岳父马殷又派遣大军打了过来,这一次主要就是水军,从梧州一带出发,围攻封州,这让刘岩很愤怒,觉得这纯属没事找事,我都不打你了,你还打我,我还是你女婿不?你还当我岳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