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代十国那些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1章 (荆南)不经意间的灭亡(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事啊,有孝心啊,知道跟中原王朝亲,是个有前途的好青年啊。

    后来宋朝建立,高保融更加的恭敬了,以前对于后周,他是一年上供一次,但是到了唐朝,却变成了一年三次,这样的频率在荆南对中原供奉的历史上还是首次,呵呵。

    荆南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希望赵匡胤能够不找他的麻烦,能够让他好好在这里做一个土皇帝,但是我们知道李煜也是这样做的,可是赵匡胤根本不买账。

    有部分史书上面记载高保融是个懦弱无能之辈,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不准确的,这一点简单的提一下,大部分对于史书对于高保融没有做出正面评价,但是我们从他的所作所为上面来看,他的能力还是有的,但是肯定是比不上他的父亲,在他的治理下,荆南再次享受了十几年的和平生活,从这一点上来说,他还是有点功劳的,算得上是一个守城之君。

    公元960年,高高保融病死,随他他也有自己的儿子,而且儿子也挺大了,已经十几岁了,基本上也能开始执掌了,但是当时大权基本上都在他的弟弟高保勖的手中,所以他的儿子没机会继承王位,王位传到了高保勖的手中。

    这个高保勖也是个牛人,他和我们上面说的刘洪度那还一个样子,纵欲好色,毫无节制,而且这两个人还都干过一件基本上相同的事情。

    高保勖也曾经把城内的妓女召进宫里来,但是不是给他用,而是让皇宫的侍卫们上,和这些妓女苟合,然后他在傍边和他的妃子们一起欣赏,把这当成平时的休闲节目(你到底是有多变态?不过话说回来,这也不算啥,当时和咱们现在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西方的罗马时代比这个还过分。)

    除此之外,追求享受也是他的一个问题,他的父亲曾经想要要享受,但是却没敢,但是他这个做儿子的,却大肆的享受了起来。

    说起来这个高保勖还有一个小故事,这个高保勖有个小名叫做“万事休”,这个名字的来源就是因为他小的时候十分讨高从诲欢心,不管高从诲生了多大的起,心里有多愤怒,只要是看到了高保勖就啥气都没了,只知道呵呵笑。

    所以后来大家都叫高保勖“万事休”,意思就是只要是高保勖在,高从诲这里就一点事情也没了。

    但是我们现在再来看这个“万事休”,他做了荆南的第一人之后,也直接来了一个荆南“万事休”,荆南的一切都开始朝着最坏的方向的发展。

    高保勖的哥哥和父亲好不容易攒点钱,这一下子全部被高保勖给花掉了,没钱了,那就只能加重负担,这就使得原本还算是稳定安详荆南变成了一个哀声遍野的地方,百姓对于高保勖十分的不满,但是却也有点无力反抗的意思。

    但是高保勖对于这一切都是不管不顾,甚至对于跟着他的爷爷和和父亲的资深谋士孙光宪的话都不听了,孙光宪曾经好几次劝过高保勖,但是一点作用也没有,慢慢的孙光宪也不管不顾了,爱咋咋地。

    高保勖就这么胡搞乱弄,仅仅做了两年多的荆南第一人,公允96年,十一月,高保勖病倒了,而且再也没有机会起来了,或许他这时候对于他这两年多的荒淫生活有过反思和后悔,但是已经晚了。

    这时候他也要考虑集成人的问题了,于是他把大臣们叫来,问他们:“我这一病估计就不行了,你们看谁能做继承我的地位。”

    大臣们商量了半天,有人说道:“大王难道忘了高保融了吗?当年高保融因为儿子太小,所以把位置传给了你,而现在高保融的儿子高继冲已经长大了,应该把王位交给高继冲。”

    高保勖这时候也没有合适的人选,而且想想这个位置本来就是高继冲的,自己拿来用了这几年,还回去也不吃亏,于是就传位给高继冲。

    这时候的高继冲接手荆南这一个烂摊子,说实话有点亏,因为这个时候赵匡胤已经开始准备他的统一大业了。荆南之所以能够这么长的时间保持独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的地理位置,但是现在赵匡胤要先拿他练手,这也是因为他的地理位置优越,拿下了荆南宋军以后平定江南就方便多了,不论是水路还是陆路都是方便得很。

    而高继冲心里也有这个担心,但是他却找不到能够解决的方案,而这时候赵匡胤已经开始行动了,他前后两次派人到这里刺探情报,了解荆南的防御的和山川地势,为以后的进攻做准备。

    另一方面赵匡胤开始收买高氏族人,为以后和平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此时的荆南的势力的确是很小,兵力不过三万余人,而且在荆南不得民心(这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