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的消息了,只说彭秀才,却没说姓名。
不过在钱谦益来松江府城的路上,打听加入几社的彭秀才,自然很容易把这个彭秀才锁定到彭雯了。
方岳贡一愣:“确实有此人。牧斋公为何问他?”
钱谦益却不回答方岳贡的问题,接着追问:
“这彭雯和这陈宗裕可有来往?”
他这个问题一定程度上,也等于回答了方岳贡的问题。
方岳贡又是一愣:“牧斋公是怀疑这彭雯和陈宗裕上吊有关?”
钱谦益不置可否。
方岳贡皱眉道:“这彭雯和陈宗裕倒确实是有来往,不过最近一个月里边却并没见过面。”
汪汝淳问道:“那一个月前呢?”
方岳贡瞪大眼睛:“一个月前?”
他喃喃道:
“四十多天前,这彭雯、李宾两个几社成员倒确实和陈宗裕见过面,在场的还有远道而来的吴昌时。”
钱谦益和汪汝淳对视一眼,汪汝淳皱眉道:
“又是吴昌时?”
方岳贡对汪汝淳的反应,有些不解,问道:
“这吴昌时怎么了?他们这会面也没什么可疑之处。这陈宗裕虽是个商人,却也喜欢附庸风雅,结交读书人和清流名士。这聚会费用,还是陈宗裕提供。而且聚会之后,陈宗裕也没什么反常之处。”
钱谦益心想,先不必对方岳贡说太多。
他问道:
“那这彭雯、李宾现在何处?”
方岳贡道:
“他们就在松江府城内。”
钱谦益说道:
“马上把这两人传到府衙,本抚要问问他们。”
方岳贡当即领命,派府衙去传讯这两人。
不多时,彭雯和李宾便进了知府衙门。
他们见正中间坐的却并不是知府方岳贡,不由得一怔。
李宾却到南京去见过钱谦益,连忙一边行礼,一边问道:
“牧斋公?怎么驾临松江府了?学生未能及时前往迎接,当真怠慢。”
彭雯听说是大名鼎鼎的钱牧斋,也连忙恭敬行礼。
钱谦益,微微一笑,等他们行礼毕,让衙役给他们赐座。
彭雯和李宾坐下。
钱谦益笑眯眯问道:
“听方知府说,四十多天前,吴竹亭来松江找过你们?”
李宾道:
“啊,是有此事,吾辈书生访学交游原本是常事。”
钱谦益仍旧笑眯眯道:
“那看来吴竹亭托付你们办的事,你们办的很不错了。”
彭雯和李宾对望一眼,两人眼中都闪现过一丝疑色。
不过疑色也只是一闪而过,两人随即镇定下来。
彭雯说道:
“牧斋公说笑了,竹亭先生能托我们办什么事,若是陈卧子,夏彝仲在时,竹亭先生来松江倒是可以托他二人办事,我等却没什么能耐。和竹亭先生在一起,也无非喝酒吟诗品文罢了。”
钱谦益哦了一声,脸色忽然一沉,说道:
“喝酒吟诗品文,那要陈宗裕陪着做什么,他一个商人也懂这些?”
彭雯和李宾见钱谦益变了神色,顿时紧张起来。
彭雯硬着头皮道:
“那陈宗裕喜欢附庸风雅,虽不甚通文墨,但也以儒商自命,喜欢资助文人聚引会餐。他既然出了银子,吾等自然也不便赶他走。”
钱谦益脸色放缓,又露出微笑道:
“看来那天陈宗裕的心情很不错么,有心情陪着你们文人,旁听他不太懂的诗文?”
李宾见钱谦益的神色便缓和,也松了一口气,连忙说道:
“是,是,他那天心情很不错。竹亭先生也是浙江嘉兴的名士,陈宗裕能见到竹亭先生,还觉得颇为荣幸。”
钱谦益缓缓道:
“那陈宗裕在你们的酒席上就没有一点忧愁不满么?”
李宾连连摇头:
“没有,没有,他那天高兴得很!”
钱谦益皱眉道:
“那就怪了,方知府推行朝廷战时新政,应该是在去年十一月份了,那上个月他就应该感受到新政压力吧,负责何至于现在就上吊自尽?他还有心情陪着你们喝酒,附庸风雅,还没有一点抱怨不满?这岂非大悖情理?”
李宾顿时语塞。
彭雯连忙道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