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崇祯慑寰宇,不用黑科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7章 两个恶人(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作为武将,?能力平庸,?被撤职,?也说得过去。

    要说是让皇上能耿耿于怀,?必欲除之恶人,就未免有点夸张了。

    不过他先不发表意见,又接着问道:

    “第二个恶人呢?”

    阎应元道:

    “是左光先,?他大约还是个举人吧。”

    这钱谦益更吃惊,?表情也无法如希望的那样继续不动声色。

    眉毛扬起,?难以置信地问道:

    “左光先?就是左忠毅的兄弟左光先?”

    阎应元点点头,?用非常确定的语气说道:“就是他”

    钱谦益愕然,要说陈洪范是什么应该除掉的恶人,虽然夸张,但也还勉强可以沾边。

    但这左光先算成恶人就有些奇怪了。

    他哥哥左光斗是大名鼎鼎的东林烈士,天下闻名。

    左光先,因为他的哥哥名声,在士林中有一定影响力,但活动能力也谈不上多强。

    陛下为什么要把左光先都郑而重之当成必欲除之的恶人?

    阎应元似乎看出钱谦益心中的疑惑,笑了一下,说道:

    “陛下说,这陈洪范是辽东武将,在辽东未见有何战功,却一路高升,到南京这等乐地当了都督府佥事。此等不思为国杀敌,只图钻营谋利之人。若有机会,必定投虏做汉奸,莫看眼前为恶不大,放任,则祸害不小。”

    钱谦益沉吟道:

    “只这理由,就随意撤职查办,只怕也不能让人心服。”

    阎应元道:

    “若是过去,要办陈洪范自然不能这么简单。不过眼下是战时,这些理由也够了,不过陛下还是让我先拿下他,好好查一查,这种人若没有贪渎之事才怪,到时公布出来,也是罪有应得,不怕众人不心服。顺带也能整肃南京京营武备的风气。”

    钱谦益点点头,心想这倒是能说得通。

    随即又问:“那这左光先又是为何?他不过一个举人而已,又何劳陛下挂怀?即便要整治,?又何须劳动都督?”

    阎应元道:

    “莫看左光先只是举人,他是左光斗弟弟。如今一些士子仗着东林烈士家属身份,到处串联勾结,?煽风点火,一呼百应,甚至滥行私意,败坏国事。这等风气不可助长。惩一儆百,以儆效尤,也不可不做。”

    钱谦益沉默不语。

    如果陛下是这个考虑,那当然也不能说全无道理,甚至有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意思。

    只是这左光先目下来看,并不算风头最劲的。

    要抓典型,就是那个跟着吴昌时到处发表激进言论的少年人黄宗羲,都更符合一些。

    为什么偏偏把左光先拎出来?

    钱谦益觉得这其中必有内情。

    至于这内情究竟是什么,他却也一时猜不透。

    其实朱由检之所以心血来潮,在钱谦益走后没两天,忽然想到南京还有个人,不拿下整治一下,心中恶气难平。

    还真是因为他有点未卜先知。

    在真实的历史中,这陈洪范确实一个让人提之切齿的奸恶败类。

    崇祯十年时,陈洪范当登莱总兵,去支援沈世魁的皮岛。

    为自己安全,只是隔岛观望,毫无救援的实际行动也就罢了。

    还给朝廷上疏,污蔑和建虏朝鲜联军浴血苦战两个多月,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皮岛将士。

    说皮岛沦陷,都是沈世魁领导的东江无能,一触即溃,他也根本来来不及救援云云。

    还说沈世魁是逃跑了,只不过逃跑途中才被打死的。

    这和建虏自己记载的战况,朝鲜记载的战况都完全相反。

    明朝当时没有其他的信息来源,也就真相信了陈洪范的谎报。

    对英勇不屈,杀敌到最后一刻,被俘后视死如归的沈世魁,没有给予任何表彰。

    沈世魁的侄子沈志祥在陈洪范的排挤打压下,又见叔父战死殉国得不到公正待遇,自己也毫无出路,就一怒之下投了建虏。

    结果建虏对沈志祥倒是非常重视,很快封他做续顺公。

    陈洪范的恶事远不止于此,甲申后,他代表弘光朝廷和左懋第等一起出使北边,结果很快就暗中投降清虏,当了明方使团中的奸细。劝说清虏把左懋第等忠于大明的使者扣留,就让他一个人回去策反南明官将。

    多尔衮听了他的建议,陈洪范回去之后,也相当卖力,一有机会就劝明方将领官员投清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