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有了,她终于可以自由了:“好,我也永不反悔。”
说罢,她便转身往外走去,生怕长宁侯反悔让她回长宁侯府,李重阳见她离开,便带着曾青追了上去。
长宁侯望着她离开的背影,静默良久,没有说话。
段大人赶紧让人散了,结束今日的这个闹剧,他脸色有些发黑地将长宁侯留下,去了平日里他休息的地方说话。
“你说说,你说说你到底想要干什么?若是你想闹事,该去京兆府啊,这些破事,本该是他们处理的,你做什么跑到我大理寺来?!”
“长宁侯,你当真以为我大理寺是你胡闹的地方吗?”
长宁侯坐在位置上,静默良久都没有说话,见段大人一连骂了好一会儿,心知是惹到对方了,这才开口:
“并非是我胡闹,自从她回来之后,我便觉得她奇奇怪怪的,后来越发觉得她并不是我女儿,我女儿并不是这样的。”
段大人瞪他,他又继续道:“别和我扯什么失忆,便是失忆了,也不可能是变成这样的,我的女儿难不成我还不清楚吗?”
段大人顿了顿:“你的意思是,真的怀疑她是杀了你女儿顶替的?”
长宁侯道:“具体未知。”
说罢,他又在袖子里掏了掏,掏出了一本册子和一张纸来:“这册子是以前我女儿为了给她祖母祈福抄写的经文,这一张纸则是现在的顾悠留下的。”
段大人接过去,那册子上的簪花小楷写得清秀精致,和帝城许多自小练了写字的世家姑娘差不多,甚至还要写得更好一些,可是那一张纸上的涂涂糊糊,就令他拧紧眉头了。
“这是字吗?”上面的字像是鸡爪子似的,段大人拧眉。
长宁侯点头:“这是当日她逃婚之时留下的书信。”
书中写顾幽留书逃婚,但事实上顾幽并不会毛笔字,也不识得几个繁体字,那封信被她用笔头沾了墨,照着她所知的简体字写的,学繁体字的古人根本就认不得几个。
段大人皱起眉头来:“她当初为何逃婚留书?”
段大人知道顾幽当初是逃婚的,然后才有了顾湘替嫁武安侯府的事情的。
长宁侯道:“我怀疑在逃婚之前,我女儿可能已经换了一个人了,当初长宁侯府与武安侯府在说这门亲事的时候,是她自己点头同意的,过了两年了才成亲,期间她还给自己绣了嫁衣,准备了嫁妆。”
“这两年的时间,若是她要后悔,也早该开口了,不可能是到临头了,突然逃婚,逼得两家不得不另选一人替嫁。”
“原本长宁侯府与武安侯府是要结两家之好的,出了这件事之后,关系变得极差,而且姜世子一心只有我女儿,娶了阿湘之后也没有好好待她,闹得武安侯府也不得安宁。”
顾幽这一逃婚,长宁侯府和武安侯府闹崩了,两家都没落着好。
第441章 你的意思是她可能是故意的?
“我派人将她带回来之后,她还曾勾搭上了那姜世子,想要以‘私奔’之名逃走,被阿湘当场抓获,此后阿湘与长宁侯府越发疏远,阿湘与姜世子夫妻二人势同水火。”
这一桩亲事原本是想要结亲的,结果和结仇差不多,闹得两家都不得安生,待内宅不安了,府上的爷们平日里办事也没用心,总是想着家里的事情。
“而后不久,容国公夫人看上了我外甥女谢家姑娘,向陛下求了赐婚圣旨,这件事你应该知道。”
段大人闻言点头:“自然是知道的。”
长宁侯又道:“陛下赐婚后不久,她又跑去见了容国公夫人,说是我那外甥女与我长子两情相悦,请容国公夫人不要仗势欺人,拆散姻缘。”
段大人顿了顿,眯了眯他那有些狭窄的眼。
长宁侯接着道:“陛下圣旨已下,哪里说反悔就能反悔的,若是容国公夫人和九公子信了她的话......”
段大人接了他的话往下说:“若是容国公夫人信了她的话,可能会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求了圣旨又反悔,容国公府必然惹得陛下不满,连带的容国公府的名声与谢姑娘的名声都要有损。”
“另一个便是容国公夫人和九公子不得已只能咬牙认下这桩亲事,但到时候便是嫁过去了,容国公夫人和九公子也会对她不满,九公子若是对嫡妻不满,这事情就大了。”
一个男子对妻子不满,如何琴瑟和谐,如何诞下子嗣继承香火,将来九公子可是要继承定王爵位的,他将来的长子嫡子关系甚大。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