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文里的老实人罢工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节(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华表示,那都是常规操作了,要不然,他当初怎么会吃多管闲事的亏。

    至于秦河他们,也跟着一起去了,何远还带上了他今天早上的收获,他们要去镇上供销社问问今年蘑菇竹笋的收购价格,好心里有个底。

    当然,顺便看看热闹,一举两得啊!

    等秦河回到家,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

    “红薯粥在汤碗里,菜在锅里,自己去盛啊!”

    秦河坐在简易的小桌子边上,一边往嘴里扒粥,一边跟秦溪秦江两个说他刚刚经历的事。

    今年的枞菌收购价是五分钱一斤,竹笋虽然也收,但是价格很便宜,十斤鲜笋才四分钱,这是没有剥笋衣的笋子的价格,当然,他们需要自己送到镇上去。

    这个价格,跟往年没什么区别。

    笋干的价格则是要高得多,三分钱一斤,所以有很多人,会选择卖笋干,五斤鲜笋能晒出一斤笋干,还是很划算的,而且最主要的一点是,笋干方便保存运输,不用像鲜笋那样,需要花时间精力送到镇上去,笋干的话,等到竹笋季快要过去了,直接一趟送去镇上卖了就行了,能省不少事。

    当然,因为价格并不美丽的原因,很多村民不会选择卖笋干,笋干的味道不错,还能饱腹,可以当成红薯玉米土豆这些主食之外的调剂粮食,吃腻了那些东西后,偶尔吃上一顿干笋,换换口味,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中午秦溪在家睡了一个多小时,待不住了,带上她哥,去地里瞅瞅。

    去年村里种的油菜花竞相开放,黄灿灿的一片,看起来漂亮极了。

    那些勤劳的小蜜蜂们在种了油菜花的地里,都快忙坏了,采不完,根本采不完。

    “哥,你说跟着这些小蜜蜂,能不能找到它们的窝?”

    “如果真的能找到它们的窝,我们还不得发啊!”

    蜂巢里面有蜂蜜,那可是纯野生蜂蜜,自古以来,价格就一直居高不下,如果运气好,采它个十来斤蜜,两个月的伙食费有了。

    除了蜂蜜外,蜂巢里还有蜂蛹,这可是高蛋白食物,用点油,放锅里一炒,放点盐和辣椒,老香了。

    “应该能吧!不过它们飞的很快,我们跟不上。”

    “这倒也是,还是眼前这片油菜花实在些,就不知道等榨油了,我们能分到多少菜籽油。”

    村里吃的油就三种,猪油、菜籽油和花生油。

    猪油顾名思义,就是猪肉炼的油,菜籽油是油菜花籽榨出来的油,花生油是花生榨的油。

    这个时候,可没人会对这些油挑挑拣拣,那可都是好东西。

    现在的陈惠村那真的是百花盛开,什么桃花梨花杏花山茶花,那叫一个色彩缤纷,就算是什么都不做,天气好的时候,找个视野好点的山坡,看美景,那也是一种精神享受。

    有时候闲来无事,她还会拿根笔,拿本本子,对着实物描描画画,她也没学过画画,但依葫芦画瓢还是会的,刚开始是个四不像,后面熟能生巧,倒是有那么几分意思在里面了,总而言之,就是闲的。

    虽然现在写小说这条路被堵死了,可她脑海中的故事还在,闲来无事的时候,拿根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虽然不能发表,可写给自己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在乡下,她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了。

    第114章 寄信

    四月中旬,村里的枇杷彻底成熟了,各家的小孩子都动起了歪心思,有枇杷树的人家,看护的也更仔细了。

    之前树上的枇杷还没彻底成熟,只是青中带黄的时候,就已经有小孩子在打歪主意了,不过被抓住揍了两顿后,好多了,不然,树上那点枇杷哪能留到现在。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真要是有人一直惦记着你家里的东西,晚上都偷摸给你霍霍了。

    至于后山的那两颗枇杷树,早就被村里“势力最大”的两拨小孩子给占了,天天派人在那守着,那叫一个积极,眼瞅着已经熟的差不多了,最近那两拨小孩的老大,已经在考虑该怎么分配树上成熟枇杷的问题了。

    陈惠村的枇杷品种并不是很好,果实不大,里面的籽却是不小,果肉只有夹在表皮和内核中间那薄薄的一层,但作为村里难得的水果之一,依旧深受村里孩子们的喜欢,哪怕是青涩的枇杷,他们也能吃的津津有味,酸涩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新奇的味觉体验,只要没毒他们就都能大胆尝试,大人们不会管这个事的。

    这天,秦河出去转了一圈,回来的时候,前面的衣服兜着不少的枇杷,黄澄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