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年代文里的老实人罢工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节(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都开口了。

    “快到后面排队去吧!就你们事多。”

    “每次都要弄出点什么,才肯罢休。”

    “要想早点分粮食,不会早点来啊!懒驴屎尿多,你们家的事也不少。”

    “李大嘴,滚后面去吧!”

    “滚后面去...”

    说的人多了,还有人直接问候起了陈浩陈辉兄弟俩的亲爹,要不是他把李大嘴娶到了陈惠村,现在这人祸害的就是其他村了,看热闹的就是他们了。

    当然,罪魁祸首他们也没有放过,说的人多了,你一嘴我一嘴的,她哪知道是谁说的,到时候,李大嘴要是问起来,直接不承认就是了。

    “你们这些八婆在这吵什么,没听到我们在这说话吗?”

    李大嘴这些话不说还好,一说就炸窝了,有几个跟她有旧怨的婶子大娘还走出了队伍,围着她,指着她的脑袋一顿批,人多势众,儿孙都在身后,她们压根就不怕李大嘴这混子。

    “年轻时候看你就不是个好东西。”

    “小时候,大头二头两个多好的孩子啊!又有礼貌,全让你教坏了。”

    “你那混账孙子也是,管好点,下次再让我抓到他祸祸我家菜园子,手给他打断。”

    李大嘴不服,叉腰挺胸,大喊一句:“造反呐?”

    可这几个老太太的儿子一站出来,李大嘴没怂,她两个儿子怂了,一人一边,架起老太太就往后面撤。

    陈浩这个贴心的大儿子,向来讨李大嘴的喜欢,抬走老妈的时候,还没忘了在她耳边给自己的行为辩解:“妈,这是权宜之计,今天人多,这些老太婆聚在一起,我怕你吃亏,咱们今天就先退一步,后面再找他们找补。”

    “好,我就知道你是个贴心的。”李大嘴满意的拍了拍大儿子的手说道。

    至于另一个儿子,她当没看见。

    按理来说,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村里绝大多数人家都是这么个情况,可李大嘴家却不一样,归根结底,还是这兄弟俩的亲老子的锅。

    当初李大嘴男人就是在她怀小儿子的时候,跟隔壁村的寡妇好上了,虽然她是等到陈辉两岁多才知道这个事,可那时间随便一推,她还有什么不明白。

    所以,她因此对小儿子生了隔阂,觉得这小儿子是来克她的,明明以前最疼这个小儿子了,后面得知这个事后,陈辉就成了她最不喜欢的那个孩子,就连她女儿陈大锤也比他受宠。

    要知道,她李大嘴,一直以来,都是个重男轻女的人,关于这点,她毫不掩饰。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兄弟俩只差了六岁,老大陈浩的女儿都嫁给了村里秦寡妇家的陈胜利了,可老二陈辉的大女儿才五岁,儿子还没影呢!

    李大嘴带着一家人乖乖排到了秦溪他们的后面,没敢再闹妖,小胖子陈军也被自个老娘捂住嘴带回去了。

    她就怕这小兔崽子失控,到时候跟他奶似的撒泼打滚闹起来,可真成了全村的笑话了,到时候,等他年纪大了,坏名声传出去了,想找媳妇都难。

    虽然账目大队昨天就已经全部算清楚了,可要跟村民“对账”,弄清楚他们一家人挣的工分,还是要花一定的时间的,把粮食秤好,又需要花一定的时候,整套流程走下来,一家人没个五六分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人口多的,需要的时间自然也就更多了。

    秦溪他们是下午一点多来粮仓排队的,等到下午四点多,才轮到他们。

    三个人加起来一共一百八十五斤粮食,其中五十六斤是细粮,也就是稻谷,余下的,则是粗粮,即玉米花生大豆,其中玉米棒子是最多的,谁让这个好养活,不挑地呢!

    第121章 磨刀霍霍

    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舀米,他们没有舀米的工具,只能自己试着来,把两斤多的稻谷装到小布袋子里,用类似擀面杖的木棍反复碾压,为了这点米,三人那叫一个心累。

    轻不得重不得,力道要适中,轻了谷壳脱不掉,重了直接碾成粉,按秦河的话来说就是,除了读书和考试,他还没干过这么难的活。

    好不容易把稻谷的壳脱掉了,三个人都松了一口气,今天晚上的饭有着落了,到这个时候,秦溪由衷的想念后世的打米机,别的不说,总归不至于看着谷子干着急吧!

    这次他们三个忙活了一个多小时,才把这二斤多的谷壳给脱掉,还有五十多斤稻谷,等着他们动手呢!这是一个大工程。

    稻谷的出米率在七成左右,五十六斤的稻谷大概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