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1章(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林叙很清楚,形势要一直到进入90年代才会有所缓和。

    他们南江厂运气还算不错,因为新船价格的暴跌导致船东们将视线瞄准了性价比更高的船厂,k国的船厂就是因此而崛起的,华国也进入了不少船厂的视野之中。

    海外有些船东在新船价格暴跌之后直接撕毁合同,因为即便加上违约金,如今购买一艘船的成本也比合同上的报价更低廉。

    客观来说,g国这艘1.5万立方米的液化气船报价并不高,相比前几年降了有30%,但依然有日子国、k国的船厂和南江厂在争取。

    这次前往g国,南江厂上下并无十足的拿到订单的把握,他们清楚自己手中握着什么样的牌,却不知道对手的底牌是什么。

    南江厂还是把希望放在了船的质量上。

    实话说,g国的报价虽然不高,还是比国内的价格要高一些的。施家望道,何况一造两艘,生产成本还是能压缩压缩。

    虽然清楚竞争激烈,厂里还是要争取这个订单,这笔来自g国的订单没有欧洲的船厂争取,要么就是一些船厂已经破产,要么就是按g国的报价,欧洲船厂承担下这笔订单反而会亏损。

    等飞机降落在g国机场,一行人也无暇游玩,休整一晚后,就开始为几天后的谈判做准备。

    施家望这人平时虽然严格,倒也算是体恤下属的领导,平时只要有带厂里人出国学习的t机会,他都会留个一天左右叫员工们出去逛一逛。

    这也是这个年代的特色。

    不过这次有要事在身,谈判结束之前,他们这一队人都留在酒店里。

    为了应对这次竞争,南江厂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在当地使馆的帮助下,众人先对有意向购船的公司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