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3章(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林叙全程见证了一艘lng船的建造难关是如何一一被攻克的。(无弹窗无广告版 https://www.shubaoer.com 完整版更新快 )

    作为项目的见证者,他可以说,请外援这个决定显然是南江厂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只按lpg船的建造经验去造一艘lng船的话,就要做好每个环节都要增添新问题的心理准备。

    而研究所和高校的技术水平要比南江厂更高,研究所使用的仪器也更先进一些,毕竟在船舶的行业链上,负责最终生产的船厂其实一直处在最底层。

    南江厂这种行业顶尖的造船厂好歹还有技术创新,换成那些实力、资金和人员都不足的小船厂,技术创新根本只是妄想。(精彩小说就到 https://ᴡᴡᴡ.sʜᴜʙᴀᴏᴇʀ.ᴄᴏᴍ 无广告纯净版)

    举个例子说,在造lpg船的时候,南江厂还没有开发出液货舱的研发软件,但在lng船项目启动,并且有外援加入后,南江厂立刻开发出了一套c型液货舱的设计研发软件,这个软件还经过了现实的计算和校核实,并且满足igc规则的要求。(注2)

    除此之外,项目启动之后,南江厂也逐渐克服了超低温钢焊接和高强度、高镍合金钢液货舱焊接技术。(注3)

    而面对lng船建造难度最大的围护系统,南江厂方面首先购买了来自国外的图纸,之后就在研究所和高校的帮助下对图纸进行改进,这个过程林叙也参与了,他可以说,修改图纸的过程就赶得上他们自己设计一套独立的图纸了,因为内容相当多,图纸就有几千张。

    不过因为南江厂此前没有造过lng船,购买图纸之后再进行修改其实是一个理智的决定。

    在现有图纸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建造的危险性就能减少一些,除此之外,修改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光是改结构这一部分,林叙就觉得受益良多。

    他觉得,自己不仅是在修改图纸,更是在全面深入了解一艘lng船。

    第125章

    造船日常

    是不是很有难度?

    一大早, 林叙继续处理昨天没有完成的工作,一道身影忽然来到了他身后。

    是啊, 颜老师。

    和林叙搭话的是交大船舶系这次安排到南江厂的老师颜永年,年纪很轻,理论能力和研究实力却相当强劲。

    这段时间,林叙因为参与货物围护系统的研究和对方有了交集,林叙本身就是交大船舶系的毕业生,和系里不少老师都认识。

    自然而然地,他和颜永年慢慢熟悉了起来。

    lng船的货物围护系统不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两个人就能成功研发的,其中涉及的核心技术相当之多。

    林叙一旦投入起来就会忘记周围,颜永年也是如此, 他当初原本有机会进研究所,却阴错阳差来了学校。

    在哪儿都一样。颜永年挠了挠头发,只是其他老师比, 我教学的能力弱了一些。

    这也是他这次被派到南江厂的原因。

    林叙和颜永年聊了片刻, 两人便都专注投入到图纸的修改中了。

    南江厂购买的这一套图纸数量实在太多, 林叙这段时间完全没有做其他事,光负责核查结构强度了。

    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了。林叙重重叹了口气,接下来便认命一般开始了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