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是朋友,是这个社会,是整个世界。
    他们都没有问题,是她有问题,是她总是不一样,总是在问为什么,在提出反对意见,在搞砸事情,在被驱赶和丢弃,在被批评和指责,是她有问题。
    我有问题——这四个字就是陈茉脑袋里的毒草。
    这根毒草不是凭空长出来的,是从小种下的种子,敏感的人用一次又一次微妙的格格不入来浇灌,最终牢牢的扎根下来,当陈茉承受不了自己作为世界的异类时,作为一个有问题的人,她只好想要消失,想要死掉。
    我不正常。
    陈茉这样认为。
    “你这么确定你是个异类吗?”
    “对。”
    “为什么。”
    “所有人都这么说。”
    “所有人。”咨询师重读,并且拖慢重复,以示强调,“所有人?”
    “不,不是所有人。”陈茉严谨地否认,调整了自己的说法,“有一个人跟我说,我很正常,即使我在他面前一下子哭一下子笑,像个疯子,即使我大喊大叫,即使我能感受到他并不真正理解,他不懂我,但是他还是跟我说,我很正常。”
    咨询师的引导问句有一种了然的感觉:“那个人是谁?”
    陈茉笑了笑,果然说:“我男朋友。”
    “为什么不相信他?”
    “这不是绕回来了吗?”陈茉伸出手,虚指了一下咨询师五分钟之前的记录,“我想要相信他,所以才一直问他为什么,希望他给出的答案能说服我,可惜不太能,我也不能咄咄逼人的不停问下去,那样太折磨人。”
    “什么样的答案能说服你?”
    “理性的,客观的,说得通的。”陈茉又指了一下记录,“又是我五分钟之前说过的——我想知道他喜欢我的条件。”
    “不可以没有条件吗?”
    陈茉斩钉截铁地说:“不可以!”
    咨询师微笑了一下,没有说话。
    对方没有说话,陈茉却再次怔住了。
    凭什么不可以呢?
    空气非常安静地充盈着整个屋子,咨询师点起来的氛围灯有一点点兰草的香气,陈茉对自己坚持了二十年的真理慢慢地产生细微的松动和动摇,她在自己的脑中找到那条缝隙,像捏着放大镜一样,一步一步挪动,细心寻找着源头。
    找到了。
    陈茉说:“因为……因为通常被定义为无私的父母都不能做到无条件的喜欢我、爱我,那么他人就更不可能。”
    “你的用词很有趣。”咨询师提醒道,“通常被定义为无私的父母,这听起来是某个论文里面会出现的语句,而不是在交谈中。”
    “是吗?”陈茉问,“那一般交谈中会什么说?”
    咨询师给出一个简短而有力的回答。
    “我爸我妈。”
    陈茉恍然惊觉。
    又是习惯性的第三方视角,不是吗?
    第80章 为了让自己开心
    在陈茉的咨询周期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大概也是周遇的驻场周期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赵黎从上海发来喜讯,套用曾经很红的一个网络梗,给周遇发了“官宣”两个字,配上了一张照片。
    照片中赵黎和易丽芳两个人在黄浦江前面意气风发地比心,地点在外滩,背景是著名的东方明珠电视台。
    赵黎还嘚瑟不已地把自己的工牌和易丽芳的工牌摆在一起拍照,发双人下午茶、发路灯下的影子、发男女同款工服说是情侣装,花式秀了一遍。
    他憋得要命,只能给周遇发,不敢发朋友圈,怕万一屏蔽不到位,被其他同事和总监发现。
    周遇分享给陈茉看,陈茉很赞同赵黎的这种谨慎小心,她对周遇说:“我们两个就是前车之鉴。”
    无论公司是否规定了有关办公室恋情的具体条款,同事之间产生的这种特殊关系都还是不暴露为好。
    周遇纠正陈茉说:“我们是成功先例。”
    “万一,我是说万一,如果被公司发现,你说谁会辞职?”
    周遇笃定地说:“赵黎。”
    “我知道的好像不是这样。”陈茉想起几个例子,还有一些听说过的传言,“通常是女生或者职级低的那一方。”
    “从单纯的利弊考量,可能是这样吧。”周遇说,“但是赵黎不是这样的人,他……”
    “他和你是一样的人,是不是?”陈茉打断,偏头笑了笑。
    周遇知道陈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