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草原牧医[六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1节(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取了干净的没有菌类和病虫的土壤放在新盒子里,将一个染菌的虫蛹放进去,又放了几只其他品种的虫子。”迟予继续念信,语气里的羡慕越来越浓重:

    “几天后,所有虫子都出现了动作迟滞等症状。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才能看到它们体表少量菌丝……待虫子死亡后,寄生菌并不会立即死掉,还会在虫体尸体上继续生长,并慢慢变绿,裹满整个虫尸……”

    “是绿僵菌!生物学家梅契尼科夫发现的!跟书里写的一样,梅契尼科夫是在金龟子尸体上发现的,跟小梅说的一样!一模一样!刚开始白色,后来变绿色!死后2天出现!”塔米尔忽地从凳子上跳起来,激动地啊啊大叫,举着笔记本,将自己刚记在本子上的一行字指给教授几人看:

    “就是它!就是它!!!小梅发现了!”

    小小破旧的棚屋里,一群整日垂头丧气、蓬头垢面的研究员们忽然各个面色红润,声音洪亮地大喊大叫,状若疯癫。

    大队长站在门口,挠头望着杜教授等人,也忍不住跟着傻笑。虽然他完全听不懂这些人在说什么,但那种振奋人心、激动而快活的情绪却很清晰地传递了过来。

    他也莫名地跟着开心,想要叫想要跳,想要仰头快乐地哈哈。

    写信的林小梅同志到底是谁啊?

    这位同志简直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她一封信,活了一整屋沉闷的研究员啊!

    第268章 去草原?

    雷电、大雨和河流同流合污,仍努力着摧枯拉朽。

    【……对于菌类的生与死, 它们存在的方式等,我了解很少。只能以非专业性的角度去做观察,但愿不会显得太无知。】

    木棚屋办公室里, 大家还在读信, 迟予教授读到这部分时,仿佛在跟林雪君对话一般,极其认真地道:

    “怎么会呢!这哪里是无知啊,这发现简直太厉害了,比我们好多专业的学生做得都更好。”

    迟予转头看一眼杜教授, 赞叹道:

    “杜教授, 你真是找到宝了啊, 这是福星啊。”

    说罢, 不等杜教授骄傲回应, 迟予已继续读了下去:

    “……草原上的土壤是含碱性的,后山的土壤是黑土地, 腐殖质给土壤增加了营养,应该是偏酸性的。这是我们在做牧草种植时也会研究的内容……”

    “林同志连土壤的酸碱度都考虑到了!”一名研究员啧啧称奇,他们跟着教授专门学过, 很多时候对这些的把握都很含糊, 偶尔在分析研究成果的时候还会忽略一些因素,林同志却竭尽全力以一位非专业人士的角度, 将自己的观察和记录做到如此程度。

    该怎么说呢?

    天才吗?

    真是令人惊叹啊。

    “……经过生产队会议小组的同意,我将被寄生菌感染的5只病虫喂给了今年才出生的一只小羊,然后对它接下来几天的身体状况做了紧密观察。

    “这是我的记录:

    “第一天,进食排便正常, 体温正常, 神经反应正常……”

    迟予快速向下阅读, 一周下来,小羊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除非这种病菌有长期潜伏和在牲畜体内生长的属性,不然基本上可以判定它对牲畜没有致病毒害吧?”

    之后林雪君在信中又描述了针对小羊体表接触细菌后的反应,并没有产生皮肤病,对小羊的皮毛也没有什么影响。

    “极可能只对蝗虫等害虫有致病致死性。”杜教授以拳击掌,一边听迟予念信,一边在办公室内来回踱步。

    “……我在埋了2只死病虫的土壤中种下了几颗已经发芽的不同作物,观察了一周内的生长情况,没有什么影响,或许这种病菌对我们的作物也没有什么影响。”迟予继续念信。

    “我在草原上从来没见过生了绿菌的濒死枯黄牧草。”塔米尔搭话道,他从小到大也遇到过一些牧草生病、作物生病生虫的情况,但没有遇到过生某种绿菌白菌病的牧草。

    “要想知道这种菌到底对牲畜和作物有没有害处,还需要进行更精密也更长久和专业的研究,但林同志这些试验的方向很对,等我们找到林同志说的这种菌,只要按照流程将所有研究做下来就行了。结果如果与林同志短期观察的一样,那……那……”丁大同双拳紧攥,后面的话简直不敢说出口,仿佛害怕说出来的话,那些美好的可能性会变成漂亮的气泡破碎掉一样。

    “……将健康蝗虫与已死的寄生菌病虫放在一起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