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鸟的话,结果是相当惨淡的,以上导演的生涯评价每况愈下。所以方沂就借鉴好莱坞和港地的经验,和中影联合试行了“试映”制度。
这又比“点映”要高出一截了。“试映”指的是电影的粗剪版本就拿到影院里面,邀请一些电影爱好者和业内人士观看,根据反馈决定是否要进行小修小改,甚至是重头大改。
如果太烂了,烂到令人发指、无可救药的地步,可能把电影就此封存了,宣布永远不上映。免得上映后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比如引发影视公司的股价雪崩。
回到《十二生肖》这片子本身,今天来试映的目的,就是让主创以外的人对剧情给个评价,看看爽点在哪里,尿点在哪里,之后再精准砸钱制作后期。
一切用数据说话。
大哥成有段时间和方沂没见了,忙着帮麒麟儿坐牢的事儿擦屁股,这天身穿唐装,气色竟然更好了,不知道是不是知道儿子这辈子事业没指望了,摆烂念起,反而放得开了。
他说:“听说你最近在拍新片子了,哇,好多人通过我来问你啊。花那么多钱,你到底要拍个什么片?”
方沂:“还没拍呢,现在是筹备阶段。之前吃了一顿饭,现在各自在训练,最早也要九月份入了冬,才开拍吧。”
大哥成却说:“你和我不一样,你是拍的短,但是筹备的长,我是一边拍一边筹备——所以我说你已经拍了。”
“这么说也行。”
大哥成又问:“听说是群像戏,要很多角色?有没有空缺的啊,不知道我能不能推个人。”
“主要角色都找好人了,剩下的当然有……不值得大哥你亲自问吧。”
大哥成还想说什么,但是应邀来的观众已经渐渐入场了,他只能压在心里,等会儿再提。
第506章 试映 (二)】
《我来自未来》这片子是全员央戏没错,但不包括那种话都没两句的大号龙套。大哥成这问题问的诡异,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他要看好哪个港地后辈,要凭借自己的老脸拜托方沂硬塞进去也可以,但只为了一个龙套,实在是没意义。
因为是试映,也不是很正式,一众主创简单聊了一下就坐在下边儿,电影开始播放。
一开头就是飞鹰jackie凭借轮滑衣逃脱追捕,展示了自己的手上功夫,在一系列拍摄技巧下,大哥成的逃命过程跌宕起伏,一会儿是追兵一会儿是悬崖,观众本能的被吸引住,为人物命运忧心,直到jackie彻底逃脱才松了口气;随后是jackie接到去法国盗窃铜首的任务,他开始召集团队。
电影这里有个巧思:大哥成在黑板上贴每个人物的a4纸资料,伴随着他的话,这些人也真的从a4纸走出来,纷纷往法国巴黎赶去,停留在机场汇合。最后一个人物是关教授,他因为在法国教书就没有遵循前面“众将云集,飞到巴黎”这个过程,而是单人赴会。
实际上是给了一个画面暗示,这关教授不是“jackie的马仔”,相反,他们是平起平坐的合作关系。
片中有很多这种暗示,观众虽然未必看得到那么深,但是他潜意识会有印象,于是到最后揭露关教授是红色特工的时候,才会“意料外,情理中”。观众觉得“情理中”不是凭空来的,是因为当他们回想的时候,想得起电影前面相照应的片段。
如果没有做好铺垫,观众只会觉得相当错愕,出戏。
就在观众以为方沂演了个文角的时候,第二个高朝出现了,关教授被逼到洗浴间,化身人形暴龙,以一敌三全部摆平。他完事儿后在半破碎的镜子前扣西装的样子给这段打戏添加了点余韵,方沂注意到有不少人眼睛一亮,低头写写画画。
——试映不许带具有摄影、录音功能的电子设备,所以诸多影迷和记者只能回到纸笔记录的原始状态,借着银幕上的微光艰难的写下想法。
而后的电影场景越来越大:迪拜、南美、瓦努阿图……最终收束回京城。飞车戏、高空戏、丛林戏……一对一、一打多、多对多……几乎囊括了枪械之外所有的传统动作要素。
方沂凌厉潇洒的打戏弥补了大哥成动作不够的缺憾,让大哥成得以发挥他“跑酷”、“喜剧打斗”两个拿手好戏。
片尾也是俗套的大团圆结局,看起来jackie要金盆洗手了,而关教授则继续回去教书,或者说做他的隐秘特工。并没有弄个“关教授送国际大盗jackie坐牢”的恶心情节。
结束后,众主演上台鞠躬,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