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通通是第二个,这些‘第二个’们都是nobody(无名氏)。”
“华语片不发展起来,我们永远是外包公司。而没有我们,华语片做不出像样的本土特效片。”
“……大陆是一个和政府强关联的市场,很多事情都这样,电影市场也这样。我从墙上的标语,知道你们已经接待过很多领导和官员,应该知道这个市场的特殊性。没有相关补贴和大单,我们无法给一些人长期开出全世界都有竞争力的薪酬,你们来到这个城市,今后有一天会回巴黎或者洛杉矶、或者留在京城定居拿中国绿卡,都无所谓……现在是力挽狂澜的时候了,如果《十二生肖》能够对本土影市起救市作用,将有更多同类型大片、商业片;从个人情感来说,我也想冲动一把,试试能不能当一次大英雄……”
方沂说的口干舌燥,从凳子下来,没有摆谱,反而用比较谦逊的姿态,转了一圈,把他看得到的所有人目光都对视了一遍。
考虑到现在base有不少洋人,方沂说了句短促的话,还加上了动作:“我一个人,不行;我加上你们,行。”
员工们有老克安排好的工贼,也有方沂的高学历粉丝,不过没有等到托儿们先鼓掌,因为粉丝们被方沂吸引住了,这会儿脑子还嗡嗡呢。
洋人中的乐子人们先鼓起掌来了,这些家伙中文一般,其实没有完全听懂方沂的一长串话,更不懂方导的良苦用心啊。但是方沂让他们感到和东亚阶级文化里面的大老板不太一样,有点像海盗船的船长,但是又没那么吊儿郎当。
而且比一般的船长要帅得多嘛,还是个年轻有为的船长。
“哗啦哗啦~”
掌声越来越大,叫的喊的都有,和之前的安静形成对比。有人凑过来想找方沂碰拳,笑嘻嘻喊他“杰克·斯帕罗·方”,他来回溜达了一圈,确认没有怒目相向,公开闹事儿的,心里松了一口气。
这时候威廉在公司大厅的巨幕上,投屏base的“紧急涨薪计划”,老克紧接着带头跳起来庆祝,全公司上下立马乌拉乌拉的统一喊。
鸡汤已经给人送了,算解决了一个问题。
第514章 一点点的梦想(二)】
虽然是受形势所迫,而且看起来像是临时起意做的演讲,实际上方沂在心里排练过几次了。
他推测出这种形象更接近于员工喜欢的人,所以也发挥了做演员的本能,刚才的演讲有真心,也有很大程度的表演。
方大导哪里有这么激情澎湃啊。
大陆的加班工资相当激进,工作日x150%,休息日x200%,法定休假日x300%,在全世界都属于顶级福利——如果能执行到位的话。
恰好base就是能执行到位的公司。不然怎么招兵买马呢?
也就狂拿补贴的这几年了,base要是还混不出头,或者中国电影一直起不来让上峰失望了,恐怕大家要树倒猢狲散。
何况方沂烧钱也不算疯狂的,他烧的钱都还算有效果。张一谋去年的《金陵十三钗》请到了全套好莱坞阵容,世人只知道男主演是蝙蝠侠克里斯贝尔。实际上呢,数字合成师、美术指导、摄影团队、剪辑师、烟火爆破团队……通通是第一流,来自于26个国家创作人员的“全球化团队”,是真正的往来无白丁。
不然也不会制作成本高达骇人听闻的“6亿”,登顶时下国产片成本榜榜首,并最终夺得接近“6亿”的全球总票房。
这个制作成本如果是真实的话,全球票房至少要在20亿以上才有一丝丝可能回本,也只是一丝丝可能——总之是不可思议的立项。最后《金陵十三钗》代表大陆角逐金球奖最佳外语片,输给五十万美金成本的伊朗片《一次别离》,成为绝佳讽刺。
《金陵十三钗》没那么糟,但是用投资回报比来看,简直糟得不能再糟,《无极》都没这个片坑爹。
可能是陈恺戈大导在外名声太差,太跳,给张导默默承担了所有……
张一谋因此和制片人张维平闹掰了,这会儿互相指责。一个大倒苦水,认为“管控到了创作自由”,一个发文“张一谋已经人间蒸发,我不知道他人到底在哪里。”
方大导年纪轻轻,今年真正上位,组织开始把他当做可信赖的底牌了,和这些老导演们浪过了头有关。
有时候你什么都不要做,导演们自己就会把自己玩垮。
奥运大导演啊,为什么不能稍微爱惜一下羽毛呢?
讲完鸡汤,base立下军令状,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