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之前接待考察团的话:“上甘岭的胜利是人的力量,也是大炮的力量……我们应当清楚,钢铁确实比人来的硬。”
    接着提到了《十二生肖》这电影,“1994年引入第一部好莱坞大片《亡命天涯》以来,无数个导演写出无数个好故事,想要拿回票房第一的宝座,但他们都失败了……是剧本不够好吗?是他们没有艺术创造力吗?”
    结论是“他们没有特效大炮”。
    文中对方沂的定位也很有意思,没给他头衔,而是直接点名道姓:方沂。
    有可能是方沂身份太杂,懒得说他是企业家还是演员还是导演;也可能是他名气太大,无需解释。
    毕竟张一谋导演08奥运开幕式前,需对观众介绍,称他为“张一谋导演”,开幕式后,称为“张一谋”。
    还要介绍什么?你难道不认识张一谋?
    我奶奶都认识。
    方沂显然是后者了。
    这份报纸也落在了京城某派出所小片儿警的茶几上,单位每天都会换报纸,他正翻开来看。
    第563章 够不着】
    因技术老旧,沉淀了大量亚铁离子的厚玻璃发绿,阳光穿过玻璃,落在报纸上的黑白铅字:
    《上甘岭为何而胜?》
    小片儿警是老柳,老柳是柳蜜的老爸,而老柳还是方沂的粉丝。他从第一次看《我的团长的团》里面的张立宪就被这年轻人吸引住了,觉得会有大成就。
    英俊非凡,有一股不呆板的灵气,眼睛十分清澈。
    这是出自于剧迷的欣赏,老柳自从发现他女儿可能对方沂有情愫之后,这种欣赏还带了些别样的意味,他希望方沂发展的好,又希望发展的不要太好。
    因为太好了,女儿就够不着了。
    其实方沂到底怎么样,都不需要老柳看报纸来揣测,只需要观察女儿对方沂的态度。
    一开始是新奇略带俯视的:我遇见了一个怪人,但长得确实不赖,让我讨厌不了他。
    后来咬牙切齿:方沂越来越高了!好在,我也在赶着呢!他折腾的那些东西,不一定都能成,说不定以后还得来靠我!
    再后来开始躲他,不愿和方沂扯上关系,现在完全不提起,尽管任何人都明白。
    这是一种释然吗?当然不是了。
    老柳的目光落在另外一份报纸《京城晚报》,上面刊登有《十二生肖》剧组路演照片,配上大得多的标题“十八亿!影史第一!”
    路演照片也印证了老柳的想法:
    有两张照片,一张来自京城首映礼,当时方沂和女主演柳蜜站在一块儿,柳蜜几乎不看方沂,反而盯着穿羽绒服的刘一菲,好像是姐妹情深一样;
    另一张是破十亿在魔都的某场庆功会,这时候众多幕后主创也站到台前,像是来自港地的杨老板、中影的韩三坪、以及阿狸大文娱的执行董事……方导当然还在正中心,而柳蜜就落在很末尾了,她这种场合排不上号。
    刘一菲呢?
    刘一菲干脆没来。
    恰恰是这样的末尾,提供了安全的隐蔽距离,柳蜜于是从斜后方本能的看向方沂,她老父亲此刻仔细观察女儿的姿态,发现女儿其实还垫着脚,身体微微前倾。
    作为警察,柳爸感觉十分敏锐,他收集了近期所有刊登照片的报纸,从近到远,从“破十八亿”、“破十七亿”、“破十亿”、“首日破亿”……等等路演照,结论是一样的。
    ——他女儿一找到了机会,就会探头看方沂,可能自己都没有发觉,媒体也没太发觉,一个父亲狠狠的发觉了。
    女儿还是喜欢这个方沂啊,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还是先想想十八亿的票房!
    柳爸目光重新回到《京城晚报》上,十八亿得多少钱?一辈子也赚不到,也花不完!观影人次超过了五千五百万,中国有那么多喜欢看电影的人吗?
    女儿一飞冲天,终于洗刷了没有主演重磅电影的耻辱,名副其实了。《十二生肖》是官方定性的大片,争气片,一般演员一辈子有这么一部就不遗憾了。
    可是柳爸却不为女儿觉得开心,心情相当复杂。
    因为方导还是个颇有眼光的投资人,他身家比十八亿更多得多;他的新片预计要超过五千五百万观影人次,要再创辉煌,以上大新闻对这人来讲,似乎只是人生的某个发育阶段。
    就好像天鹅生来就白,就高大,他长成了就扇扇翅膀飞上天空不回头,方沂实在是比他演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