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拉那群老东西过来尝尝小秋的手艺,耳边就响起一阵熟悉的声音,徐爷爷一抬头的功夫就认出了跟在李雪华身后的少年:“呦,这不是小鸣吗,今天不放假怎么突然回家了?”
徐爷爷刚才只顾着嗦粉,所以是真没注意到李雪华不同寻常地发了火。
大家都是邻里邻居,家里有什么事情彼此都能帮上一把,所以李雪华并没有隐瞒什么:“这小子知道了家里发生的事情,一大早上就逃课跑出学校,我是又气又急还要帮他跟老师请假……”
说到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李雪华那叫一个头疼,估摸着自家儿子现在应该到了网上常说的什么“叛逆期”,无论她怎样费尽心思去劝都硬是劝不动,非闹着要去给奶奶讨个公道。
徐爷爷很语重心长劝说了孟一鸣几句,不过老爷子很懂现在男生一言不合就急眼的性子,转头就换了个话题:“小秋今天做的这个酸菜肉沫粉丝真是绝了,一鸣可以尝尝这个,不管味道还是分量绝对对得起价格。”
小饭馆价格是有些贵的,单说酸菜肉沫米线,一般小店的价格都在8至12元,但秦清秋直接定价20元。
尽管价格订得是高了些,今天早上酸菜肉沫米线依旧卖得非常好。
秦清秋炒出来的浇头香而不辣,小孩子们一个个都吃得喷香,大人们如果觉得味道还不够就会单独去放辣椒油,反正秦老板特制的辣椒油也是一绝,是大家伙儿在其他小店吃不到的味儿。
孟一鸣站的地方离徐爷爷比较近,所以已经闻到酸菜肉沫米线的味道,只不过他对价格有些犹豫,毕竟20块钱都够他在学校食堂吃一整天了。
家里情况并没有儿子想象得那么差,丈夫每个月都会把工资打到自己卡上,只不过无论李雪华还是张奶奶都勤俭惯了,又想着要攒钱给孩子买房,所以平时才会精打细算些。
不等儿子再继续纠结,李雪华已经抬脚走到小窗户那边:“秋秋,帮我来三碗酸菜肉沫米线,其中一份等我们走的时候打包带上。”
最后那份自然是给张奶奶打包的,秦清秋很爽利扭头应了一声,手上动作却没有半点停歇。
几分钟后,两大碗酸菜肉沫米线就送到了李雪华母子俩面前,有了刚刚徐爷爷语重心长的劝解,孟一鸣已经没了那股梗着脖子死不认错的劲儿,只是害怕他妈还在生气,所以就老老实实坐在那儿。
李雪华看得又好气又好笑,下一刻她无奈道:“愣着干什么,赶紧吃完还要去医院给你奶奶送饭。”
孟一鸣赶紧拿了筷子低头干饭,只一口粉嗦进嘴里,他就有些愣住了:原来徐爷爷刚才说得并不夸张,这家店米线做得是真好吃!
第26章 腿摔断了也不消停
已经没有心思再去想那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反正妈妈也不会让他去那边闹上一场,孟一鸣干脆就低头认认真真开始嗦面前这满满一大海碗的粉。
十五岁的年纪正是开始长身体的时候,孟一鸣饭量本来就大,所以没多大会儿他就连汤带粉干了个干干净净。
“呦呵,小子你饭量惊人啊!”唐景城已经出院了,虽然腿还没有完全好利索,但还是第一时间就拉着罗闻陪他一起来小饭馆干饭,没想到一进门他们就看到了个堪称大胃王的少年。
李雪华是背对着门口坐的,听到熟悉的声音后她扭头看过去:“小唐,你这不是才刚刚出院吗,我记得齐医生提醒你最近尽量别来回折腾。”
唐景城心虚地摸摸鼻尖,随即咧嘴嘿嘿一笑:“这不是为了过来尝尝店里的味道吗,小朋友是婶婶家的孩子啊,胃口可真不错。”
老话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有了唐景城的转移话题,李雪华这才发现儿子面前已经空空荡荡的大海碗,于是招手又要了两份三鲜蔬菜卷。
“小唐和罗老师可以尝尝今天的酸菜肉沫米线,估摸着你们要是再来晚一些就吃不到了。”这会儿正是家长们送小孩上学的高峰期,李雪华光是抬眼一看,就看到不少家长都点了酸菜肉沫米线。
唐景城这一听还得了,抬手一巴掌就拍在好兄弟肩膀上:“所以我说好东西得赶早吧,走走走,赶紧去点餐。”
不用唐景城催促,罗闻就已经抬脚朝石外婆那边走过去,然后点餐、付款、占座位一条龙,动作熟练得不得了。
石外婆之前去医院探病了好几次,所以也是认识唐景城的,老人家习惯对年轻小辈多叮嘱几句,于是就开口劝着唐景城平时少往外跑,毕竟伤筋动骨一百天不是说说而已。
有长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