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
“议先帝庙号!”
张昭挺直腰背,说道:“庙号以太、高、世、中四者为最盛,中者,中兴复兴也;显者,虽意与中相同,但功德弱于中。”
霍峻思虑半响,说道:“先帝功德虽亚于二祖,但于汉室而言,却有立即开国之功,今当以中祖而冠先帝!”
谥号者,除秦始皇外,历任帝王几乎都有,是以谥号而评价先君一生之功绩,分为上、中、下三等。
因祖有功,宗有德的要求下,庙号在魏晋之前,少有皇帝能有。当然两汉不少皇帝有庙号,但因功德不匹配,后来被人废除。如董卓废东汉中后几任皇帝庙号,南汉承袭董卓之所为。
而庙号中,太、高、世、中四者为最尊,实际上刘秀适合用中祖为庙号,然刘秀有傲气,不愿袭承西汉之后,故而用‘世’而不用‘中’。
“亮与大司马之意相同,先帝当尊中祖,而非显祖。”诸葛亮应和道。
霍峻露出和蔼的神色,先问榻上刘禅,后问朝中众人,问道:“今追谥先帝为昭武皇帝,议其庙号为中祖,不知陛下与诸卿以为如何?”
朝中众人答道:“禀陛下,回大司马、丞相。臣等无议!”
刘禅不太懂了庙号、谥号,但见众人同意,则是应和霍峻,说道:“朕不知谥法、庙号之事,且如大司马之言!”
顿了顿,刘禅看向霍峻,问道:“试问大司马,可还有他议乎?”
霍峻拱手而拜,说道:“禀陛下,今先帝驾崩,如曹氏闻之,必有所动。峻以为当令江汉、江淮二地军士,筹备军事,以防曹丕异动。”
“且据南中李严上报,自糜子方离任之后,南中豪强、宗帅多有不顺,其唯恐有乱,请益兵至南中,以威南中土人!”
“请大司马下令!”刘禅非常配合,伸手请霍峻讲话,说道。
霍峻持笏板拱手,说道:“丞相统理尚书事,如往昔之时。当令文仲业、吕子明率水师严待。至于江淮,臣以为可运三弓床弩至边城,以为加固城防。南中之事,可益兵五千至朱提。”
“诺!”
饮马大河,绍兴汉室
第573章 炀帝南征
章武六年,夏四月。
魏,洛阳行宫。
“陛下,大喜啊!”
孙权笑容盈面,迈着急促的步伐在廊道间穿梭,继而趋步直入宫殿。
见孙权满脸的笑容,曹丕放下奏疏,笑问道:“何事让仲谋如此欢喜?”
孙权朝曹丕拜了拜,笑道:“陛下有所不知,那老贼刘备于半月前去世,今其子刘禅继位。臣恭贺陛下,老贼去世,我大魏去一心腹大患。”
“刘备死了?”
曹丕瞪大眼睛,露出惊喜的神情,为防止孙权消息有假,问道:“仲谋从何处得来消息,可有辨过真伪?”
孙权手中奉上奏疏,笑道:“襄樊已为老革挂白,且据荆州刺史所探,武汉城中素白一片,老革去世非是谣传。今其子刘禅继位,霍峻、诸葛亮等为托孤大臣。”
“哈哈~”
“好!”
曹丕瞄了几眼奏疏,兴奋地用手搂住孙权的肩膀,大笑道:“老革病故,边患骤消;幼主继位,权臣当道,此乃天赐我也!”
刘备的去世,对曹丕来说属实是个解脱。上次刘备兴兵直逼长安,加之东西两端战火四起,把他吓得不轻。
曹丕从去前年筹备南征,迟迟未兴兵南下,除了新建舟舸外,还有忌惮刘备、霍峻二人。今刘备去世,曹魏不仅去掉一个心腹之患。亦如曹丕所言,刘禅年幼,权臣当道,非是什么好兆头。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曹丕踱着步,笑着吩咐左右,说道:“刘备去世,是为我大魏之喜。今为庆贺刘备去世,朕于殿中设宴,与朝中诸卿同乐。”
“诺!”
继而,曹丕拉着孙权同坐,笑道:“仲谋,今主幼臣壮,可南征水贼否?”
孙权整理衣冠,问道:“不知陛下欲如何进军?”
“哈哈!”
曹丕取过早已准备好的舆图,指点江淮舆图,说道:“朕欲兵分两路南征,偏军一路出荆汉,南下襄樊;大军一路出徐豫,南征江淮。时朕亲统兵马,率中国之师,顺汝、颍、泗、涡南下,当先克下邳,而后收江淮。”
说话间,曹丕似乎想到了临淮观兵的场景,豪气说道:“及徐淮诸郡归附,朕再亲至大江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