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季汉大司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2节(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都督黄权可任巴梁都督,将军关平可出任蜀中都督。战事之时,二者受雍州牧所督,率兵出征。”

    蜀中都督不需要过多的军事才能,仅需要与中央保持一致即可。关平才能虽称不上大将,但他却是关羽长子,类似南汉皇室宗将一般的身份。

    当然了,关与刘始终不同姓,日后关系或许会生分。不过因先辈关系在那,二代关系生疏不到哪里去。

    西土宁、梁、益、雍四州,兵权分别归属不同人手中,以便四人互相牵制约束,又互相统调用兵。

    如李恢以南中人治本州,他所督兵少,仅负责维稳;黄权与霍峻有姻亲关系,统领相对重要的梁州兵马;陆逊职权最大,担子最重,故而坐镇陇右。益州都督责任最小,负责维护治安。

    总而言之,因西土远离吴楚,兵权这东西不能都交到一个人手上。即便那人是南汉驸马爷,但中枢也不能太过相信,以免形成割据。

    “让后将军出镇蜀中?”

    诸葛亮微思少许,同意说道:“今除后将军之外,实无可信之人可以统属益州诸兵。”

    继而,诸葛亮朝刘禅拱手,说道:“陛下,昔高祖受命临世,招延英异;光武中兴汉室,群俊毕至。两汉之所以兴,在于开广揽人才;两汉之所以衰,在于重庸录奸。”

    “今我大汉三兴,而雍州始定,人物未达,臣窃以为当开恩典,令雍州各郡选派贤才入京,并获自进。然后思归大化,为国效力,齐心北伐!”

    有了巴蜀之例子,未免陇人被魏所用。诸葛亮决意让雍州进举些贤才到武汉,让尚书台考察,而后录用为官。

    “一切以仲父、相父之意为准!”

    第655章 魏廷动荡

    公元226年,春,洛阳。

    自曹丕去世,曹叡登基近有两年。在这两年时间内,在曹叡的治理下,曹魏内部环境趋向安稳。加上无自然灾害,去年曹魏诸州郡农业大丰收,算是让曹叡乐呵几天。

    但在内部渐稳之余,曹叡却为边境的轲比能而头大。

    自轲比能与大汉签订盟约之后,其在邓芝的帮衬下,开始着手破坏以曹魏为主体的反轲比能联盟。

    反轲比能联盟,即牵招、田豫根据北疆形势,将轲比能敌对的势力通过外交手段联合起来,其中包括步度根、蒲头、泄归泥、雁门乌桓王同等。

    他们其个体兵力虽不如轲比能多,但诸部联合起来,加上曹魏居中组织,其兵力不比轲比能少太多。仅是因人口势力分散,不如轲比能强盛而已。

    在邓芝了解漠南形势之后,他向轲比能提出瓦解联盟的军事方针,而非单纯使用战争手段。

    一番斟酌思考下来,邓芝建议轲比能向势力最弱的步度根结亲,许诺封以草场,而后用高位待之。

    之所以邓芝建议轲比能诱叛步度根,除了步度根所部仅万余户,势力不算强大外。更重要的是,步度根与泄归泥关系亲厚。

    泄归泥,父为扶罗韩。扶罗韩为步度根中兄,魁头为步度根长兄,故为步度根与泄归泥为叔侄关系。之前泄归泥反叛轲比能,则就是步度根一手所劝。

    至于步度根与檀石槐有何关系?

    步度根为檀石槐的孙子,其长兄魁头为鲜卑第三任单于。首任单于檀石槐去世,次任单于为和连。和连在南征北地郡时,被郡民用弓弩射死。因和连儿子骞曼年幼,故选和连兄长长子魁头为单于。

    但随着骞曼长大,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单于之位,通过父亲所留的兵马,与魁头起兵争国。骞曼虽最终杀死魁头,但扶罗韩、步度根联合,再次反杀了骞曼。

    因长期内斗问题,鲜卑最终走向分裂。西部鲜卑因属于和连、骞曼一系,与中、东二部鲜卑不合,叛离了鲜卑。

    之后,轲比能所部崛起,在代郡乌桓时,趁机杀了扶罗韩,兼并其部众,扶持其子泄归泥上位。至此之后,轲比能开始在漠南崛起。

    今邓芝仔细分析了错综复杂的鲜卑各部关系之后,邓芝以为步度根既能归魏,亦能重降草原。泄归泥之前降魏,当下也有可以重降轲比能。

    故邓芝为轲比能制定分化联盟的计策,即先拉拢步度根为己用,而后寻机重新策反泄归泥,之后则能通过武力解决鲜卑各部。此方案一出,立即得到轲比能的赞同。

    在陆逊突袭陇右的期间内,轲比能派人暗通步度根。以同为鲜卑为引子,表示愿与步度根结亲,并表示愿将西部大人这一职位交与他。

    步度根犹豫几许,终在轲比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