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年阳春三月,正是桃花怒放的时节,玉阳山万阳门中,成片的桃树竞相开花,如同落下了百里胭脂云。
缤纷的桃花在晨光中开的格外喧闹,层层叠叠。
一名少妇打扮的女子把自己四岁多的儿子从随从手里抱起来,哄着让他看头顶的桃花。可四岁的男孩正是活泼的爱闹的时候,不断踢打着要下去在桃林里跑着玩。
女子说道,“儿,娘去那边亭子喝杯茶,你就在这里玩,不要乱跑。”
男孩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蹦蹦跳跳的跑远了。
这里是万阳门,那女子便是万阳门门主的三老婆,男孩就是万阳门的小公子宋一绝。按理说,在自家的院子里,又是仙门,孩子即便自己跑着玩也不会有什么事。
但这一切都仅仅是按理说。
一盏茶的功夫后,女子不见儿子回来,派人去找,却找到了随从的尸体。女子脸色煞白,哭着回去找自己的夫君,小公子生的伶俐可爱,深得宋戴天的喜爱,一听说幼子失踪,当即封了山,命全宗门上上下下数千口人将整个玉阳山都翻了个里朝天。
可惜,他们找的这会儿功夫,已经足够有心人将小公子带离了玉阳山,去了未知之地。
数日过去,女子已然被折磨的没了人样,她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老的宋戴天都懒得再看她一眼。她像个疯子一样整日在万阳门的大门口哭天抢地,声嘶力竭的哭喊,哭到嗓子嘶哑,最后只能发出如同猛兽一般悲凉的呼啸。
一日又一日的过去,一丝好消息也没有传回来。
女子已然神情呆滞,每日只是站在门口徘徊,向每一个路过的人询问自己儿子的下落。
万阳门的小公子,打小就是含着金汤勺出生,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吃的是普通孩子吃不到的山珍海味,穿的是寻常人家见不到的锦缎丝绸,每天身边至少都围着一群人,也不知为何,他失踪的那一天,身边仅仅只有一个随从跟着。
小公子生的漂亮,一双大眼又黑又水灵,宋戴天时常将他放在膝头宠溺的喂他吃蜜饯,这是他的两个哥哥都不曾有过的待遇。
大哥是因为小的时候,宋戴天每天都很忙,二哥是因为母亲卑贱,不受待见。
人贩子从重要人物的手里接走了小公子,他的心里喜忧参半,喜的是白得这么一个大胖小子,年龄不大,应该能卖上一个好价钱。忧的是,这户人家看着就非富即贵,不好得罪,必须带孩子走的远远在脱手卖掉,抹去一切痕迹,否则若是被抓到,定是要被剥皮拆骨。
虽然知道困难,但人贩子没想到会这么困难,他带着孩子走不快,还没等出了君默之境,便已得知是万阳门丢了孩子。
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拐走的孩子竟然是仙门之后,仙山在君默之境布下了天罗地网,说什么也要找到他。
人贩子险些被吓破了胆,但他牢牢记得那个给他孩子的人恶狠狠的嘴脸。
若是孩子回来了,就杀了他全家。
当天夜里,人贩子杀了个船夫,抢走了船,连夜带着孩子走水路入了晴水之境,躲开了围捕,最后几乎是以市场的最低价,卖给了一个偏远地区的单身汉。
单身汉的住在山沟沟里,土坯房屋,房顶破了几个洞,透过洞可以看到外面的天空,单身汉扔给孩子一块黑硬的馒头给他吃,问他叫什么名字。
孩子抽噎着瞪着惊恐的眼睛瞧着他,“我叫宋一绝。”
单身汉抬手扇了他一个耳光,打的他摔倒在地,一边耳朵里嗡鸣作响,满嘴的血腥味,他指着孩子说,“从此以后,你叫马成。”
变化并不仅仅是宋一绝成了马成,他的三餐,他的生活,他的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才四岁多,却要干成人的活,每天他要起床去烧水,然后给单身汉倒尿盆,去山上捡柴,给单身汉做一日三餐,还要砍柴、挑粪、锄草。
学习这些并不容易,他如果不做或做不好就会挨打,一个个耳光挨下来,眼前挂满金星,满口流血,但好在,至少是在孩子五岁到来的那天,他把这些技能全部掌握了。
冬天到来,食物越发难以获取,单身汉买来他是为了传宗接代,但他后来想了想,似乎按这样的生活来看,他连活下去都很难,活着,似乎比传宗接代更重要。
于是,附近的几个集市上,出现了孩子乞讨的身影。
五岁的孩子,穿着单薄的破衣烂衫,光着脏兮兮的小脚踩在冰冷的雪地里,捧着一只摔破了一半的碗向过往的行人乞讨。
-->>(第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