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入幕之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亲王之谜(第4/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尚书,刘忠升任锦衣卫指挥同知。希望你们能够继续为朝廷效力。」

    林正源和刘忠谢恩道:「臣等谢皇上隆恩,一定竭尽全力,不负圣恩。」

    会议结束後,恭亲王被带走了。皇上独自坐在龙椅上,心情复杂。他既为成功平息叛乱而欣慰,又为失去亲弟弟而悲伤。

    张大学士在一旁安慰道:「皇上,恭亲王虽然犯了错,但他的本意是好的。相信他会在监禁中好好反省。」

    皇上点了点头:「朕希望如此。这件事也给朕敲响了警钟,朕必须更加努力地治理国家,不能让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匆匆走进大殿,跪下奏报:「皇上,刚刚收到各地的奏报,复明会在全国各地的据点都已经被清剿完毕。」

    皇上终於露出了一丝笑容:「好!这样朕就可以放心了。」

    复明会案件终於落下了帷幕,但它给朝廷和皇室带来的影响将是深远的。皇上意识到,要想真正维护国家的稳定,不仅要打击叛乱势力,更要从根本上解决朝廷内部的问题。

    第二十九章第三节论功行赏

    三日後,紫禁城内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气象。皇上决定在太和殿举行盛大的庆典,表彰在平息复明会叛乱中有功的官员。这不仅是对有功人员的奖赏,也是向天下昭示朝廷的威严和正义。

    太和殿内,文武百官齐聚一堂。皇上身穿龙袍,端坐在龙椅上,威严庄重。在他的面前,站着林正源、刘忠等在平息叛乱中立下功劳的官员。

    「众Ai卿,」皇上开口说道,「复明会叛乱已经彻底平息,这是朝廷的胜利,也是正义的胜利。在这次行动中,许多Ai卿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朕要一一表彰。」

    内阁首辅张大学士站出来,手持诏书,开始宣读皇上的封赏决定: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江南巡抚林正源,在平息复明会叛乱中功劳卓着,特升任刑部尚书,赏h金千两,丝绸百匹。」

    林正源上前跪下谢恩:「臣林正源谢皇上隆恩,一定竭尽全力,不负圣恩。」

    皇上满意地点了点头:「林Ai卿,你在江南的表现朕都看在眼里。从一个小小的师爷成长为朝廷重臣,你的能力和品德都值得朕信任。」

    张大学士继续宣读:「锦衣卫指挥使刘忠,在调查复明会案件中表现出sE,特升任锦衣卫指挥同知,赏白银五百两,良田百亩。」

    刘忠也上前谢恩:「臣刘忠谢皇上恩典,一定忠心耿耿,为朝廷效力。」

    接下来,皇上又对其他参与行动的官员进行了封赏。应天府尹王大成因为在南京的出sE表现,被升任为江南道台;苏州知府因为配合得力,被调任户部侍郎;就连那些在一线作战的锦衣卫和官兵,也都得到了相应的奖赏。

    但在这个喜庆的场合,有一个人的缺席格外引人注目——陈默。作为林正源最重要的幕僚,陈默在整个案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他却没有出现在受封的名单中。

    皇上注意到了这一点,问道:「林Ai卿,朕听说你有一个很得力的幕僚叫陈默,他在这次行动中也立下了功劳,为什麽没有见到他?」

    林正源恭敬地回答道:「皇上,陈默确实是臣最得力的助手。但他一向淡泊名利,不愿意接受朝廷的封赏。他说能够为国效力就是他最大的荣耀。」

    皇上听後,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难得有如此品格的人才。朕很想见见这个陈默。」

    林正源说道:「皇上,陈默现在还在江南处理一些後续事务。如果皇上想见他,臣可以传旨让他进京。」

    皇上点了点头:「好,朕确实想见见这个传说中的陈默。」

    就在这时,一个太监匆匆走进大殿,跪下奏报:「皇上,江南传来捷报,说是在清理复明会据点时,又发现了一批重要文书,其中包括一些与外国势力g结的证据。」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复明会不仅在国内策划叛乱,竟然还与外国势力有联系。

    皇上的脸sE变得严肃起来:「具T是什麽情况?」

    那个太监说道:「根据江南的报告,复明会与倭国的一些势力有秘密联系,倭国承诺在复明会成功後给予支持。」

    皇上怒道:「这些叛逆不仅要颠覆朝廷,还要g结外敌!真是罪该万Si!」

    林正源在一旁说道:「皇上,这说明复明会的野心b我们想像的还要大。幸好我们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他们的Y谋。」

    皇上点了点头:「是

-->>(第4/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