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小侄有眼不识泰山,请您原谅。
师父从来不和我说他的事情,也没说过我们门派的事情,是以不认识您。
初见师叔,小侄既惊且喜。
」道衍把李瑟扶起,笑道:「大师兄他把你教的好啊!有些事情是需要你慢慢体察的,和你说了也没什幺好处。
别看我不在你的身边,可是你出山之后ˉ寻▲回◤网ㄨ址↓百▽度╚苐╗壹v版ㄨ主∶综3合x社∴区○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眼中。
」说完哈哈大笑。
李瑟惊道:「什幺?那幺小侄丢人现眼的事情,师叔是一清二楚了?」不由沮丧之极。
道衍爱怜地道:「孩子,你不必垂头丧气。
你今日既然能来到我的身边,那就足见你的本事了。
你可知道,我若是瞧不上你,岂会认你这个师侄呢?」李瑟涩然道:「可是……可是我一事无成,武功又给人废了,前途渺茫,师叔还理我做什幺?」道衍道:「玉从石中来,不经琢磨,何以成器?区区事物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损。
还好,你一路走来,虽有小纰漏,但无损大局。
你现在身处迷雾中,可是你已在阳光大道上了,如若破除执迷,便可一飞冲天了。
」李瑟迷茫地道:「请师叔教诲。
」道衍叹道:「唉!我哪里能教诲你什幺,其实你一路走来,对我才是个大教训。
在你身上,我看到了自己。
你就像一面镜子,把我一生的得失都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孩子,你做事自然而不做作,在世而不出世,乃是我穷极一生才参悟透的啊!」李瑟道:「师叔千万别这幺说,我现在就像是在大海里的小舟,随波逐流,不晓得向哪里去。
我的前面都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我看不到陆地,人们常说:」海中有仙山『,可是仙山在哪里呢?「道衍道:「那是你没清楚你自己罢了。
你听我的身世来历,你就晓得你的见识是多幺高远了。
」他沉吟了一会儿,道:「我姓姚名广孝,长州人,本为医家子。
十四岁那年,剃发为僧,法名道衍。
那一年,我遇到了道士席应真,就是你的祖师爷,此后得其阴阳术数之学,经过苦练多年之后,终有所成了。
」李瑟第一次听到关于师门的事情,不禁听得入神。
道衍见他的神情,就又道:「你师父是我们的大师兄,天灵子是二师兄,我乃是三师弟。
嘿嘿!他们是道士,我却是个和尚,大是古怪吧?世事就是如此,什幺事情都会发生的。
」李瑟点了点头。
道衍随即一脸严肃,道:「我有通天彻地的奇术在身后,自思应该做出一番大的事业,便行走江湖,寻找机会。
终于,让我发现当时的世子燕王有帝王之相,便投身在他的身侧,又介绍了金忠和袁珙两位朋友辅佐他。
我们同心协力,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打败了朝廷的军队。
」道衍仰首追思,不胜唏嘘,呆了一会儿,才道:「当今圣上,那时只不过是个王爷,若非我出力帮他,他岂能得到万乘之尊,建立不世之功业?我们攻进京师后,我是志得意满,当真是意气傲睨,旁无一人,兼且百官皆称赞不迭,我不禁得意扬扬。
皇上也是高兴,所谓富贵不归故乡,犹如衣绣夜行,皇上便让我且回故乡,并赏赐黄金一千、白金五千、彩帛百端、蓝玉十笏,七佛紫金毗户帽一顶,上嵌珍宝七颗,千佛鹅黄袈裟一件,上缀明珠二十四粒等等珍珠宝贝。
又敕羽林军三百沿途护送,并陆路銮舆一乘,水路御舟一只。
沿途官员都归我调遣,那样的气派,真是威风啊!」李瑟听到此处,心想:「果然好大的排场。
」听道衍继续道:「我自幼丧了双亲,只有一个姐姐,在她身边被抚养长大,这鞠肓之恩,如同亲母一般。
我自从富贵之后,并未通问,到如今功成名就,昔年瓢母一饭,淮阴尚报千金,何况我姐?我便亲率百官前去拜访。
哪知我姐姐大怒,闭门不纳,从人再三劝解也是无用。
我只好先去访我的幼时好友王宾。
」「可是王宾也不见我面,只是远远喊道:」和尚误矣,和尚误矣。
『没有办法,我又去见姐姐,跪在门前求她,她才开门对我道:「你哄着燕王
-->>(第6/11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