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协作,每日寅时众匠入进衙,卯时准备,辰,已兴工,午、未磨洗,申时停息。
工部尚书害怕因此获罪,催促不停,不足一月,又已镌刻完毕。
看看确实一字不差,而且字字清晰,便又捧进宫来交旨。
小太监说:「万岁爷在谨身殿议事。
」工部尚书又慌忙投谨身殿而来。
到了谨身殿,他也不待三宣两召,径自走进。
永乐皇帝道:「卿何事来得这样急促?」尚书道:「开玺完工,特来覆旨。
」随即双手递上玉玺。
永乐皇帝看上面确是「奉天承运之宝」的篆字,忙命人刷朱砂印在纸上;待掀开看时,却依旧又是「九老仙都君印」。
永乐想,该印是古灵之器,难道是我对其尚不够恭敬,故不愿为我所用?于是永乐帝将玉玺恭恭敬敬地奉于御案之上,三鞠躬,九叩首,然后念念有词地祝道:「玉玺,玉玺,朕今有礼,听旨莫傲,珍贵无比!」祝罢仍旧传旨工部尚书再行镌造。
古语说「伴君如伴虎」。
这颗印两次镌造不成,工部尚书真所谓惶惶不可终日。
他胆颤心惊地仍旧点齐全部制玉匠人,吩咐道:「旧字要洗得清,新字才开得明。
众匠人要小心了!」众匠人齐声道:「明白了。
」这一次,大家格外认真地开洗,只因这「洗得清」三字,就将这王玺洗薄了一半。
众匠人恭恭敬敬地按时而作,细心镌刻;工部尚书须臾不离,认真检查每个环节,丝毫不敢马虎敷衍。
终于再次完工了,众人看到印面上「奉天承运之宝」六个篆字格外醒目耀眼。
五更上殿,尚书献上玉玺,忙刷朱砂,印在纸上掀开看时,仍是「九老仙都君印」!这下可把永乐皇帝气得七窍生烟,恼羞成怒,雷霆大发。
举了这玉玺,往九间殿丹樨之上就是一摔,骂道:「纵是能者,不过草仙,怎敢戏弄朝廷!」接着,便传出一道圣旨,押入国库,封锁不用!永乐皇帝想起前事,道:「既然楚姑娘开口,朕自然应允。
」第六章颠三倒四李瑟一夜之间,大名传遍大下,是京师当下最炙手可热的名人,自然巴结的人无数。
李瑟平素不喜见陌生人,再说身边几女都缠着他,因此多半对于访客都闭门不纳。
这日李瑟好不容易哄了几女不再缠他,闭门练功。
忽然听见敲门声,李瑟只好开门,道:「香君,有¨寻△回°地∷址∷搜╮苐▼壹?版∵主?综?合★社◆区╚什幺要紧事?是皇上有旨?」古香君道:「不是,汉王派人来请你去赴宴。
你去是不去,我拿不了主意,因此来问问你。
」李瑟沉思半响,道:「你没和楚妹妹商量吗?」古香君道:「她说见见也好。
」李瑟道:「那我去就是了。
身在朝廷,身不由己。
不过能见识到这幺多的奇人,也不错。
」李瑟备马去汉王府邸,才到门前,就见汉王带领一群人前来迎接,李瑟连忙施礼,道:「小子何德何能,敢劳王爷大驾!」汉王含笑把李瑟扶起,二人说笑着一起进入大厅。
李瑟见汉王英气勃勃,暗自钦佩。
想起他敢当面承认刺杀皇上的大罪,敢作敢为的大丈夫气概,真是世间罕见。
虽然似乎汉王有不孝的失德处,但李瑟觉得大下乃是公器,如果为了大下,那幺私德就可以放在一边。
宴会上许多都是朝廷里的大官,众人品尝佳肴,观赏歌舞,都是言笑甚欢。
酒正酣时,汉王道:「李少卿,那日多亏你在父皇面前替我美言,否则小王恐怕要遭不测呢!早就想邀你来把酒言欢,可是待罪之人,不敢不避嫌疑。
今日但放开胸怀,畅饮一番才好。
」李瑟道:「王爷客气了。
小子只是胡言乱语一番,王爷千万不要放在心上。
」一时众人都夸李瑟少年英雄,前途不可限量云云。
酒酣之时,大臣们便开始说些汉王的好话,说只有汉王才能当皇帝的话。
李瑟听了,便喝酒掩饰过去,也不接话,内心很警惕。
要知皇上老迈,如今皇子争位,胜负未定,如今看他在老皇帝面前得宠,便着力拉拢他。
杨士奇等诸位大臣都不支持汉王,必有其道理,如果不陷入到两派之中,方是上策。
李瑟装出一副醉了的
-->>(第5/1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