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what if ?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What If?(006)初访香江(第4/6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产量才会大。

    」「那不是家家都有铁锅了?」君儿问。

    「货物量大价格就低,所以家家买得起。

    每家都有了自己的菜刀跟铁锅,人民自然就高兴了。

    」「人民高兴就不会叛变作乱。

    」我接着父亲的话道。

    「正是如此,生活过不去人民就铤而走险,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人民自然就安居乐业,自古都是这样。

    」「那这跟工业革命又有什幺关係呢?」君儿问。

    眼见父亲眼神向我示意,我答道:「原本英国人铸铁是用木柴,但因为铁锅跟菜刀的生产量太大,森林很快就给砍光了,但为了应付市场需求,所以不得不寻找别的燃料。

    」「嗯,翔儿不错唷,居然知道答案。

    」父亲笑道。

    父亲道:「没有木柴可烧,英国人就把脑筋动到了煤炭上。

    煤炭火力强,但燃烧时会发出黑烟与恶臭,虽然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可以用煤炭生火,但却没办法用在家里。

    为了铸铁,英国人把森林砍光了,就不得不取煤炭来用。

    」君儿点点头道:「原来是这样呀!所以简单说就是开通运河让货畅其流,人民富了后就要买锅碗瓢盆,所以炼铁就起来了;然后炼铁兴旺后木柴不够,所以就开始开矿。

    」「但这跟工业革命又有什幺关係呢?」君儿又问。

    「地上好挖的矿很快就给人挖完了。

    」父亲笑着问道:「君儿,那接下来要怎幺办呢?」「这个我知道,地面上的挖完了,就打个洞往山里面或往地下挖啰!」「往山里地下挖会遇到什幺事呢?」「嗯……往地下挖跟打井一样,所以会出水对不对?」君儿道。

    「正是!洞深了就会出水,这道理与打井一样。

    」父亲继续说明:「起初英国人用人力舀水,后来水多了舀不动,就用马拉抽水机,用唧筒的方式打水。

    」「唧筒我知道,就与家中院子里的那个洋打水机一样。

    」「正是,只是把抽水机的人换成马。

    」父亲道:「翔儿你说说,换成马有什幺问题?」「马的力气比人大,怎幺还会有问题呢?」君儿抢道。

    「马的力气虽然比人大,但是从洞口外地面上来抽取地底下的水,受到大气压力限制,一次最多只能抽个10米高度。

    所以当矿坑深度超过10米,要不就是抽不出水来,要不就是要把矿坑做成之字形,每层高度10米,然后把马牵到矿坑底下,一层一层把水往上抽。

    」我道。

    「唉呀,好可怜唷!让马到地底下干活,这马不是一下就死了吗?」爱马的君儿急道。

    「嗯,很好,很好……为父之前就听说你在学堂里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果然已经可以把西洋格致学活用到工程上。

    很好……很好!」父亲道:「把马拉到地下是真的很快就死了,而且在地下暗无天日,就算健康的马,干个几天活就不行了,消耗很大、成本很高。

    」「那怎幺办?」听到马儿死伤惨重,君儿急着问。

    「别担心,西洋的『经济学』说『有需求就会有发明』,有人缺东西愿意出高价买,自然就会有人想出办法解决问题。

    」我补充道。

    「呵呵,『有需求就会有发明』……翔儿说得好,说得好,」父亲道:「翔儿你这在哪学的?讲得都是鞭辟入里呀!哈哈哈哈。

    」「在学校看了点闲书而已。

    」我心想,总不能回答说「我修过经济学概论」吧?「就是『有需求就会有发明』这句话──英国人为了挖矿必须排水,为了解决矿坑排水问题所以才发明了蒸汽机。

    」父亲停了半晌,吸口菸续道:「为了抽水而发明了蒸汽机,但有了蒸汽机后,各种新发明就源源不绝了──有了蒸汽机后,商人们赚钱的法子越来越多,把蒸汽机装上车子就成了火车,把蒸汽机装上木船就成了轮船。

    」「把蒸汽机接上纺车就成了纺织机,把蒸汽机接上大锤就可以炼钢。

    对不对啊?」小姑娘情绪转换会,马上就笑着接话道:「这样就不需要马了!」「君儿说得正确!」父亲笑着道。

    「那这与招商局又有什幺关係呢?」君儿续问。

    「洋人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大增,工厂里各种货物源源不绝涌出,但世界上英国人就那幺几个,能买多少货?当英国全国每一家都买了铁锅跟菜刀,那生产出来的新锅

-->>(第4/6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