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往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的往事】之我与女网友的第一次(续写15)(第4/1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没见到秘书姐姐。

    虽然没见到她,我单独和她通了电话,她告诉我,人在马尔代夫度假呢。

    其实我明白,这是有意在躲避原配吧。

    三是在大连负责人的陪同下,到施工现场看了看,工程进度很快,马上要结束了。

    又到前期完工的留守人员哪看了看,后续的维护工作也做的不错。

    再有一年多,保质期一过我们在前期的人员也就能撤出来了。

    四是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们在大连的别墅了里小住了几日。

    溜达溜达,购购物什幺的。

    之前我说过,07年是个井喷式发展的一年。

    我们公司形成了四线同时作战局面。

    11月底,三个项目的施工也基本完成。

    赵叔叔哪提前了一些,除了留守人员都撤了回来。

    周哥的工程也完成了,但卡在两个小项的验收环节上了。

    两个工程在验收方面是有区别的,大连方面验收是由他们公司全权负责,我们不用担心。

    而周哥这块,所有的验收工作都推给了各个承包商自行解决。

    那就比较麻烦了,首先承接的时候需要走各个职能单位,例如我们承包的电视闭路,需要「广电广播局」来发包验收(现在叫什幺xxxxx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改制以后和行政脱钩了)。

    例如通讯设备和光纤铺设的验收,需要接入的营运商来负责。

    例如监控电子设备,需要物业的管理公司来验收负责。

    按正常来说的话,本地工程都是由各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或者直系亲属直接承包的,根本就轮不到外人参与。

    我接周哥的工程,是直接开发商发包给我的。

    毕竟动了别人的蛋糕,肯定是要得罪人,他们也会千方百计的给你制造麻烦的。

    周哥最清楚这里面的猫腻,他之所以把工程交由我们公司,也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

    最重要的是他相信了我的为人,更相信我们公司实力和施工水平。

    事实证明,我们公司在工程用料上都是最好的,价格公道合理。

    所以在随后的几年里,把他所开发的楼盘中的小项目,继续让我做下去的主要原因所在。

    而那些所谓的职能单位的承包者,为了最求利益最大化,以次充好的事情是常有的。

    在工程质量问题上,只要是短时间内不出问题,出了保质期就不管不问了,遗留下来的问题都扔给了开发商或者后续承接的物业公司。

    出了问题老百姓不认为是承包小项目方的责任,而是把责任和矛头直接指向了开发商。

    名声不好的话,就会影响销售,销售不好也就影响了资金回笼。

    周哥的开发公司能这幺做,也是完全出于为了自己公司长久发展下去考虑的。

    在验收过程中,虽然遇到了点小麻烦,但问题还是能解决的。

    我动用了上层关系,一句话大部分问题都解决了。

    在关键的时候,确实看出来其中的好处,平时喂着你们,关键的时候说话是真好使啊,有事可真上啊。

    老话讲的好,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啊,不过花点小钱也都点头哈腰的顺从了。

    至于县里的几家关系单位的验收就是走过场了,很快大连方面的钱,先到了的账。

    陆续县里的几家机关单位的钱也跟着到了账。

    周哥和我商量,由于年底结算的资金量比较大,有些周转不开,希望2008年元旦后给我打款,我同意了。

    至于我们公司电子产品销售这块,从07的财务报表上看,全年的各项营业收入总计照上一年增加了三成。

    《南园子》经营的不错,在年底前营业旺季的时候,多家单位通过关系找上门来,把很多接待活动都放到我们这,一下子凸显出很多问题。

    首先,餐厅和客房的服务人员不够用了,外面的停车位少了,厨房备菜不足和后厨上菜速度慢了。

    在这种高强度的接待下,我们明显感觉到前期预判性不足。

    英子第一时间改变了经营应对策略,首先是招募了一些各个方面的人手。

    很快,把需要的人都招募了上来,经过简单的培训就上岗了。

    在极短的时间内,服务能力肯定是不能随人意。

    没办法,只能让老人带新人,在「学中干,干中学」。

    我却在新

-->>(第4/1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