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杨家洼情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分卷阅读43(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说啥?”“我说,我也不想上了,反正也学得差不多了。

    ”巧姨眼一瞪:“说啥呢你!找抽呢!”大巧儿低着头小声地嘀咕着:“本来就是,上那么多学有啥用,也上不了大学,还不是要回家种地。

    ”“屁话!高中都上了一半了,说不上就不上了?可惜不?再说,往后一个初中生够啥用,出去打工都没人要。

    ”说到这里,突然意识到吉庆,忙收住话:“你跟吉庆比?他是男的,凭力气吃饭呢,到哪都饿不死,你个闺女家家的行?”吉庆在一边尴尴尬尬,咧着嘴“嘿嘿”地笑着:“是啊,姨说得对呢。

    我就是不行,要不,咋也要上高中呢。

    ”“啥不行!就是懒!”二巧儿说了一嘴,大大的眼睛狠狠地白了吉庆一下。

    “去!”巧姨作势要打二巧儿,二巧儿灵活地躲了过去,饭碗一撩,扭头离开了饭桌。

    “真得,没事。

    早点回来帮娘干活,多织点席,供着二巧儿没问题。

    ”大巧儿眼睁睁地看着巧姨,一脸的真诚。

    二巧儿也回来,接着大巧儿的话头儿:“我暑假也帮娘干,我同学说了,县上外贸公司有散活接呢,剥花生啥的,一暑假也不少挣。

    ”巧姨鼻子一酸,水汪汪的眼睛差点没滴下泪来,抿嘴一笑说:“别说胡话,踏踏实实地上学,别的心别瞎操。

    ”一扬手把二巧儿轰得远远的:“去,把你那铺盖卷搁院里晒晒去!”吉庆在一旁半天没有插话,看看大巧儿,又看看强装欢颜的巧姨,心里没来由的一酸。

    除了娘,这是两个对自己最好的女人,一个愁得吃不下饭,一个存了心委曲求全,自己一个大老爷们,却啥也帮不上,真是白瞎了这副身板。

    不行!说啥也不能渗着了,说啥也不能眼瞅着自己的女人受了委屈!“姨,你俩就别说了,我去办!”吉庆突然的一股子勇气,饭碗一顿,坚定地瞅着娘俩。

    “你办啥啊。

    ”巧姨看着吉庆信誓旦旦的模样。

    吉庆一拍胸脯:“不信我咋的?不就是赚个学费么,包我身上!”巧姨抿嘴一笑,怜爱地伸手胡噜一下吉庆的脑袋:“这是姨的事,你别管。

    行了,吃完了赶紧回家,要不你妈又该喊了。

    ““啥别管啊,这时候姨还跟我分得清楚?我说话算话,”吉庆“噌”地一下站起身,鼓鼓囊囊地胸脯子呼哧呼哧起伏着:“守着个下运河,我就不信挣不来钱!”其实吉庆还真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那心里面早就有了准谱,只是还在寻思着放在了肚子里。

    要不是看见巧姨真得有了愁事,却还要计划些日子呢。

    前两天早上去河边收网,使了劲拉上来,高兴地吉庆差点没蹦到河里。

    一网活蹦乱跳的鲫鱼,竟还网到了几条大的,个个肥硕鲜活,最小的都有两斤多。

    按理说河边浅滩上很少有大鱼过来的,最多的是一些小鲫瓜子。

    吉庆想着,一定是头天夜里阴了天,深水里的鱼都冒了头,这才误打误撞地钻了进来。

    喜洋洋地把那些小地倒进桶里,又把大鱼检出来扽了几根柳条儿穿了,吉庆乐滋滋地就要回家。

    还没等爬到堤上,却听见远远地河中间有人在大声地喊。

    那是条下运河上常见的小渔船,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飞一样地划过来,边摇着橹边大声地叫着吉庆。

    那人吉庆认识,河那边一个村的,因长得一副老长的马脸,杨家洼人都叫他“大长脸”,本来的姓倒全忘了。

    下运河常年温顺柔美风调雨顺,滋润着河两岸肥硕的土地,说是好事却也有它的坏处。

    好处是守着大河再不为吃喝发愁,坏处就是养了人们懒惰的脾性。

    其实这一切,还要感谢当初决定在这里安家落户的杨家洼的先人们。

    杨家洼三面环水,下运河在这里形成了个环岛,把杨家洼温柔的抱在了怀里。

    最可人疼的是,湾子里面地势高,杨家洼的村民趾高气扬地在这里添丁进口自在的繁衍,遇到洪水来了,却怎么也灌不到这里来。

    河里有肥美的鲜鱼,苇丛里有随处可见的野鸭,即使是综合交错的沟杈,随随便便地一捞,青色肥大的蟹子也会成串地被拽上来。

    得来的实在容易,人们便也不知道珍惜。

    平日里种种地,摸摸鱼,家家户户过得悠哉游哉。

    杨家洼的老少爷们,就好像家家脑袋上被挂了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