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十分顺利。
  只是最近也不知是这些官员提拔的度太快还是怎么的,引起了上边一些掌权的大员的主意,竟将这些提名又给压了下来。
  卫期又很信任那些大员,竟让顶着卫珏身份的王多宝屡次引荐都提拔不动。
  ……
  这天,大卫皇宫的红墙之内,身为中书省左丞相的陶杨换下了他的大红朝服,换上了一身朴素的棕色粗麻长袍,身边跟着一个背着书箱,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小书童。
  二人正往恭王的府上走去,一路上碰到的宫女内监都要恭恭敬敬的贴着一旁的墙壁让路躬身,称呼上一声陶大人。
  书童颠了颠肩膀,让书箱背着更舒服一点,一脸不解的朝一旁的陶杨问道:
  “叔父,您几次三番扣下恭王殿下举荐的人选,这般得罪于他,今天还要到他的府上讲学,岂不是往刀口上撞嘛!”
  陶杨微微一笑,摇了摇头,反问道:
  “我问你,你说像你叔父这样当官的,是为谁效力呢?”
  “当然是为陛下,为卫家天下效力啊!”
  书童天真的不假思索的回答。
  陶杨摇了摇头,笑着屈指在书童的额头弹了一下。
  “你错了!我们这些当官的,不是为陛下效力,也不是为卫家天下效力,而是在为苍生百姓效力啊!”
  “不只是我们,就连陛下,也都和我们一样,是在为苍生百姓效力,为万民谋福祉啊!”
  “所以并不存在我得罪不得罪恭王一说,只不过是对错罢了。是人都难免犯错,就算是恭王也难免识人不清啊!”
  “所以你叔父我,这次去恭王府上讲学,课题就只有一个,就是提点恭王殿下如何识人善用,哈哈哈!”
  陶杨捋着下巴上灰白的短须仰头大笑。
  卫珏身为大卫皇子,还是卫期着重培养的皇子,平日里不少有名师教导。
  朝堂之内的三公、翰林院大学士、内阁辅大臣、中书省左右丞相,都会轮流来给卫珏讲学。
  今日便是轮到他陶杨了。
  然而王多宝却不在状态。
  先前一直顺风顺水的计划今日突然受阻,让他不得不绞尽脑汁的思考怎么继续推动下一步的计划。
  哪怕在府内的书房听讲,王多宝脑海中也不断盘算着这些事。
  “古有言,知人知面不知心。故自古小人难防也!”
  “而为君者,需明是非,察秋毫,洞人心,故自古明君少而奸佞多!”
  “然臣之道,需与君同心,与民同德,于政有功。殿下认为,这同心、同德、善功三者之中,孰轻孰重?”
  陶杨讲到半中间突然一问,王多宝却在脑海里思考怎么算计卫期搞垮大卫,全然没有听到。
  等了一阵不见回应的陶杨眉头微微一皱,声音顿时提高,大喝一声。
  “殿下!”
  “啊!”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