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五艘炮艇和四艘小火轮,为此朝廷特意在微山湖利国监旁设立了专门的研生产机构——船务局。
  苏油看着湖滩滑轨上架设的钢架,已经有点后世长江边上船厂的意思了,不过少了钢氧气瓶和乙炔电石瓶。
  要得到乙炔,就要得到电石,电石生产非常简单,就是氧化钙和碳反应而得,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玩意儿是高吸热反应,你得先有能够产生两千两百度高温的炉子。
  这个问题在天师电炉明后已经得到了解决,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拦路虎——氧气的制备。
  这个可就难了,如今的科技才仅仅攀爬到氨水和乙醚通过螺旋压缩机制冷上头,除了电解水,离制氧工艺还遥遥无期。
  因此如今的乙炔喷枪只能叫做乙炔空气焰,达不到氧炔焰那种逆天的三千度以上高温,只能采用钢架铆钉加电焊技术的结合工艺来制造船壳。
  在收到电报得知焊条钢芯和包药取得突破性技术进展,已经研定型之后,苏油开始给徐州船务局下达订单,然后指定必须使用最新技术制造炮艇。
  叶祖洽跟在苏油身边:“九艘火轮,五艘钢壳合计一百五十万贯,四艘木壳六十万贯,这就是两百万贯的订单,徐州一州如今一共才五万户,光这九艘船的订单,徐州今年户均多出四十贯产值。”
  这已经是接近gdp的算法了,苏油对如今大宋聪明人的智慧已经不感到奇怪,笑道:“这个只是一种计算地方达程度的方法而已,民生方面,敦礼兄还是要多加留意。”
  叶祖洽笑道:“这是自然,有了财米,自然可以做做好菜。”
  苏油也笑:“有了新运河新铁路沟通南北东西,徐州这几年可是政绩突出。蔡京与我都指望着徐州供应设备,叶兄倒是因祸得福,占了好大便宜!”
  叶祖洽哈哈大笑:“两位都是大主顾,我叶敦礼如今活成了一商会行,说起来倒是有辱斯文了。”
  苏油对叶祖洽拱手:“能让天下丰足,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最大的斯文。除了经济,这几年叶兄推行文教,也是费了大心力的。”
  叶祖洽摆摆手:“这不算什么,教材制度,这些难的都被使相做了,下官不过就是推行而已。”
  说完也对苏油拱手:“还没给使相道喜,二公子今科高中探花,实在是虎父无犬子。”
  苏油也摇头苦笑:“说实话,我也没想到家老二能考到那样的名次,这是侥了天之大幸。”
  “不过就算是我父子二人,在叶兄金殿文魁面前,那也不当一笑。”
  叶祖洽都乐了:“使相说得太客气了,苏家子弟,使相、子瞻、子由、苏迈、苏迟、苏迨,今科又添了二公子和苏过,而且从使相开始,子侄辈皆是年少高中。”
  “现在天下都在传扬着‘一门八进士,父子两探花’。眉山苏氏,已是我朝文宗。”
  苏过今年才十九岁,不过他一直在杭州陪伴大苏,中举后才加入王晦的专项辅导,只考了二甲十名。
  苏油连连摆手:“当不得当不得,文辞方面,子瞻子由的确可观,剩下的包括我在内,就都只能算一般了。”
  叶祖洽自当苏油在凡尔赛,好奇地打听道:“听说出榜前一日,使相宅院里大放光毫,整个西城半数人家都能看见,还惊动了皇城司。”
  “百姓传说这是文星聚宅,上感天兆,是不是真的有这事儿?”
&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