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天下】(40-41)(第5/9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丁寿便将朝鲜宫变之事简述一番,开口道:「海东为使,凶险自不待言,历来使朝之人不为中官便是进士出身,小弟身为武职,怕引起朝鲜警觉,欲奏请一人为正使,二位兄长可有暇海东一行?」「愚兄少年时曾随家严领略边塞风光,辽东风情却无缘得见,难得有此机缘,怎能错过。

    」王守仁笑道。

    王廷相皱眉,「伯安,你身患吐血疾未愈,岂能耐辽东苦寒,这番机缘还是让给我吧。

    」二人不计风险,勇于任事,丁寿暗自钦佩,劝解道:「伯安兄既然痼疾在身,此番便劳烦子衡兄吧。

    」王守仁还要开言,丁寿道:「兄长放心,小弟这不安分的性子,保不齐还要出使西¨寻ζ回╔网╔址?百喥∶弟▼—╛板3zhu╝综△合μ社?区△域,到时再劳您大驾,如何?」几人大笑,大事议定,丁寿欲与王廷相重开战局,江彬神色不宁,开言道:「小郎,既然兵部文书已下,某就即刻赶回宣府,不在京师耽搁了。

    」丁寿取笑道:「怎幺三哥,想念家中那娇滴滴的小娘子了?」「休要说笑,」江彬神色郑重道:「听你所言,此番出使吉凶难卜,待某复命后便赶来助你一臂之力。

    」丁寿感动道:「多谢三哥挂念,你军职在身,多有不便,朝鲜毕竟为大明藩属,不敢为难天使,好意心领了。

    」江彬点点头,「有机会回家中一趟,家里人对你多有挂念。

    」苦笑点头,丁寿心道我倒是想,如今大哥还没找到,哪有脸回去,他早已交待锦衣卫十四千户所,画影图形寻找丁鹤,怎料丁鹤如泥牛入海,踪影全无。

    送走江彬,几人重新落座,王守仁观二人对战,突然开口道:「贤弟,你因何故入的东厂?」丁寿专心棋局,随口道:「一饭之恩。

    」「哦?愿闻其详。

    」王廷相走了一步棋道。

    这也没什幺见不得人的,丁寿遂将如何与刘瑾相遇,到京师还债,请刘瑾寻兄等进入东厂的事交待了一番。

    二王对视一眼,王廷相道:「愚兄有一言相劝。

    」见他说得郑重,丁寿笑道:「兄长但讲无妨。

    」「自古以来权阉奸宦无有下场,党附者也多难保全首尾,贤弟允文允武,乃栋梁之才,何必屈膝阉宦之下。

    」见二人目光炯炯,丁寿坐直了身子,道:「莫说刘公公对我有知遇之恩,就是朝中诸公皆视我为佞幸小人,不托庇东厂,小弟往何处去?」「朝中诸公并非量狭之人,有家父说和,必能捐弃前嫌,届时贤弟内有皇上信重,外有诸位大人扶持,正如你文中所说: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王守仁劝道。

    「小弟奇怪,二位兄长何以对我青眼相加。

    」二人相顾一笑,王廷相道:「文以言志,我二人深信能作出《少年中国说》之人必为我辈同道,我三人携手定能为黎民百姓,为大明江山作出一番与天不老,与国无疆的千秋功业。

    」可惜那文章是抄来的,看着棋盘上红黑两色棋子,丁寿心中翻滚,看得出来二人诚心相劝,他一直担心头上被扣上阉党帽子,如能就此摘掉自是最好,可若是就此投入文官阵营幺……,想着一年来刘瑾一路提携点拨,屡次交予重任,反观深宫内的朱厚照只作橡皮图章的不甘,如今困在诏狱内翁泰北的无人问津,老迈昏庸的朝中大臣彼此勾心斗角……「小弟请问,若是不答应,子衡兄可还会随我海东一行?」「海东之行乃是王事,无论如何回复,愚兄都会陪你走一遭。

    」王廷相郑重答道。

    「既如此,小弟辜负二位兄长美意了。

    」既然都是做小弟,为何不跟一个肯信你、肯重你、肯罩你的老大,虽说这老大如今实力欠了点,结果胜负如何,呵呵,二爷还真不看好朝中那几位。

    「贤弟三思而行。

    」「此事还需慎重,贤弟不妨多考虑几日。

    」「小弟主意已定。

    」不理二人劝解,丁寿飞快的将棋盘中的棋子放回原位,红黑两色,泾渭分明,看着盘中棋子,起身长笑一声,「世事如棋人捉弄,纵横进退不由衷。

    争将夺帅拼生死,皆付世人一笑中。

    」扬长而去。

    王廷相看向王守仁,「我二人是否操之过急了?」看着棋盘,王守仁摇头道:「也许最初就不该强人所难。

    」************刘瑾阴沉着脸,手中拿着几页信笺道:「这是原话,没弄错吧?」丘聚摇了摇头,「松鹤

-->>(第5/9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