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时候连饭都没有吃的,根本就没有享受过被人侍候的少爷生活。
刚刚吃完早点,表哥陈先金带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头来见刘金彪。陈先金手里捧着一个木盒子,那位老头手里提着一个黑布包。两人一进门,陈先金便介绍道:“表弟,这是我们商行里的管帐杨先生。今天带杨先生来,是想跟你把这十年来的经营情况跟你作个汇报。杨先生,你来跟我表弟说吧。”
刘金彪道:“你们请坐吧,秋香,上茶。”大家坐好后,秋香很麻利的给三个人都倒了一杯茶。
那姓杨的管帐先生,端起茶杯轻轻的喝了一口茶后,便开始说道:“自从老爷接管刘记商行起,我就是刘记商行的记帐先生,只到老爷把刘记商行的生意让给少爷来打理,都是我在管帐,到现在为止己经有十个年头了,所以我对刘记商行的经营情况是最清楚的。”
说到这里,杨先生抬头看了刘金彪一眼,伸手在黑布包里拿出一个帐簿出来,他慢慢将帐簿打开,看了一会儿说道:“这十年来的经营情况,都记在这本帐簿上,第一年由于刚接手,没有经营好,亏了一百二十八两银子,到了第二年后,就开始赚钱了,第二年赚了五千八百两银子,第三年赚了一万二千四百七十八两,第三年赚了二万四千四百六十五两,到了第四年后,每年基本上都可以赚三万二到三万六千两左右,十年累计下来,除掉日常开支,总共是赚了二十六万七千四百五十五两银子。这是帐簿,请少爷过目。”
刘金彪笑道:“杨先生记得帐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帐簿就不看了。”
陈先金道:“这盒子里是十年来总共赚的二十六万两银票,还有七千四百五十五两作为日常经营的周转金。表弟可以清点一下。”
刘金彪将木盒推到一边道:“不用清点了,我既然把刘记商行交给你们父子,就绝对相信你们。”大家在一起聊了一会儿,表哥便带着杨先生离开了。
刘金彪这次突然回来,对陈家的人来说,还是有些影响的,虽说别人都称陈秋明为老爷,张姣枝为老夫人,称陈先金为少爷,胡玉梅为少夫人,但大家都知道,陈家的人只不过是给人打工的,真正的老板是刘金彪。陈秋明对这些还无所谓,虽然自己不是真正的老爷,但起码还是舅老爷吧。只有舅妈张姣枝一时难以转过弯来。
这天张姣枝突然想到,自己娘家的三弟有个女儿,今年己经十九岁了,按照青龙镇的习俗,己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想,如果将三弟的女儿嫁给刘金彪,那她的身份也就随之提高了。想到这里,她找了一个机会对陈秋明说道:“彪儿的年纪己经不小了,你这做舅舅的应该对彪儿的婚事关心关心。”
陈秋明道:“是啊,彪儿今年己经二十六岁了,金儿在他这个年纪,儿子都有几岁,是应该给他成个家了。”
张姣枝道:“如果彪儿父母还在,早就让他成家生子了,他父母现在都不在,你这个做舅舅的应该多为彪儿想想。”
陈秋明道:“你做舅妈也应该多为彪儿操操心,如果有合适的就给他介绍一个。”
张姣枝等的就是这句话,她笑着说道:“你看三弟家的菊儿怎么样?”
陈秋明摇了摇头道:“菊儿太小了,她今年应该没有二十岁吧。”
张姣枝道:“己经满了十九岁,不小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陈秋明想了想道:“你说行,那就行吧,有时间找彪儿谈谈,看他是怎么想的。”
张姣枝笑道:“那好,我明天就去找他谈谈。只要彪儿同意,我就回娘家一趟。找三弟他们商量。”
第二天刘金彪刚刚吃过早点,张姣枝便来到刘金彪的小院。看到张姣枝满面笑容的样子,刘金彪问道:“舅妈,您老今天怎么这样高兴,是不是遇到什么喜事啊?”
张姣枝道:“不是我遇到喜事,是你遇到喜事。彪儿,你跟舅妈说实话,心里有没有喜欢的女孩子?”
突然听到舅妈问起这事,不知该如何回答好,心想前不久还伤了一个女孩,心里到现在都有点不好意思。
张姣枝道:“你都二十六岁了,先金在你这个年纪,儿子都有三四岁,如果彪儿心里有喜欢的女孩子,就把她带回来,舅妈帮你把婚事办了。”
刘金彪笑道:“不劳舅妈操心,彪儿现在还没有想着结婚。”
张姣枝道:“说的是什么话啊,一晃马上就是三十岁的人了,还不想着结婚,如果彪儿心里还没有合适的女孩子,舅妈帮你介绍一个。”
听到这话,刘金彪赶紧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