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踏道问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出宗之前(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时过境迁,又是一年。

    转瞬两年,世事依旧,却也不再相同。陈知衡的伤早已痊癒,久患之病亦难觅痕迹。白衣素简,神sE沉静,眉宇间带着一种与天地相合的平和。若不知晓过往,旁人只会觉得此人返璞归真,却无人能看透——他走的,是一条与世人全然不同的道路。

    自问尘初成,他便能化诸般气息,非徒有形,而是有意。仙、魔、神、妖、佛虽从未亲见,无从摹拟,但古籍记载的四象、太极、YyAn却能依自身理解随心而化。近年来,他又逐步参悟五行与八卦,甚至窥探周天星辰的运转。虽离真正化阵还远,但五行四象之气奔走经脉,已能调息生养,使身躯不断修复。木灵调息,玄武凝T,朱雀炼火,白虎磨心,交错循环。

    外人或忧气息相克,他却无此顾忌。因为尘意能包容万法,亦能压下一切冲突。这两年,他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深流潜转,心境愈沉、意志愈坚。

    舒无玥谷主曾对人言道:陈知衡的气质并非单纯亲和,甚至暗藏一缕压抑。那份压抑,像是天地之重,被他静静承受。

    ——

    「这要带,这也得带。」

    屋内,窗棂映下斜yAn,光影在桌面上铺成碎金。陈知衡正仔细收拾行囊。宗门已准他出宗,甚至提议使用单向传送阵直达宗门城池,以免再经问心林之险。他却摇头拒绝。这条路,他要一步一步亲自走。

    桌案上,几件心意安静陈列:

    白霜璃所赠的剑穗,清灵若雪;

    楚诡尘与云泽共赠的长剑,锐利而轻盈;

    诸葛紫夕留下的云纹玉佩,盼他平安;

    玥心谷师兄姊们配制的丹药,药香淡淡。

    他怔怔凝视,伸手摩挲,心中微暖,低声道:「啊,这些,可别忘了带。」遂一一收入囊中。

    推门而出,天幕蔚蓝,日光高悬,彷佛朗朗晴空。可他心知,这一切只是宗门大阵的幻象。自天地大变以来,世间早已陷入长夜。若非高空那五道圆环,或许世人再无光明可见。

    「出门走走吧。」

    低语声随风而散,他沿山道缓缓而行。

    ——

    山道两旁,松林苍翠。风过枝梢,落叶翻飞。远处的竹林里,有弟子正在习剑,竹影摇曳间,剑光若隐若现。偶有鸟雀惊起,振翅掠过天空,留下一声清脆的鸣叫。

    经过一处山径转角,他听到弟子对话:

    「你听说了吗?大师姊与三师兄要一战,不留余力!」

    「听说了!还说惊动了内门长老,要派问极境前来镇守!」

    「毕竟都是宗门天骄,不能有失啊!」

    声音渐行渐远,却久久萦绕心头。

    陈知衡脚步微顿,眼神微沉。论道之战?抑或另有深意?他摇头,不再多想,继续前行。

    ——

    练武场依旧热闹。弟子们或演练功法,或切磋对剑,或低声讨论。晨雾尚未散尽,yAn光洒落在剑影间,像是万缕光丝随剑而舞。偶有弟子路过,见他便唤一声「陈师兄」或「陈师弟」。他淡淡一笑,只是回礼:「师兄安好。」或「师弟安好。」

    七年前,他仍是那个病弱少年,在此苦苦翻阅经卷,前路渺茫。七年後,他虽仍不知未来何处,但至少踏出了属於自己的步伐。

    ——

    他缓缓走入定心堂。案几上无尘,显然常有人在此静坐修习。转首一望,墙壁上的一道道剑痕仍在,正是他当年修补经脉时留下的印记。岁月沧桑,却未曾抹去。

    指尖轻拂冰冷木案,他低语:

    「感觉过了很久……又像转瞬之间。」

    回忆七年间的点滴,他又轻叹:「过得,也不算久。」

    窗外,松影婆娑。这些年,他曾在此与云泽论剑,与白霜璃谈经,与楚诡尘争辩,给诸葛紫夕讲故事。欢笑、叹息、剑鸣与药香,都在这片土地留下过痕迹。如今将要离去,竟觉每一声风动,都带着温柔不舍。

    ——

    忽然,宗门大钟轰然震响,声如龙Y,三响连续,回荡於群峰之间。随之而来的,是鼓声九转,如心脉共鸣,震得山川松林皆微微颤抖。

    苍穹之上,灵鹤振翼,口衔符简,身影化作光影,掠过各座山峰。符简在空中自燃,化作金sE符文,遍布天幕。

    「宗门通告——」

    有外门长老御剑立於空中,声音清朗如雷,却带着庄严与不可侵犯的威势,传遍四野八方: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