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地招呼着客人:
“小娘子,来捡块糖糕吃呐,还有刚出锅的炊饼,热乎着咧。”
沈瑾走到常去的王婆子烧饼店,要了两个肉饼子。
王婆子的这家饼店,门面虽小,但却很受欢迎,小小的店里挤满了客人,门口也是人来人往的。
用料新鲜、份量扎实,这不必说,价格还很便宜。
更重要的原因是,这王婆子消息最是灵通,这楚州城里发生的事都逃不过她的耳朵,第一时间就能知道。
这种碎嘴婆子不讨人喜,但人人又都想听八卦。
所以,每天早上,住在周围的人家,都自发地来王婆子店里吃早食。
就算听不到八卦,吃吃饭也挺好的,这王婆子家的肉饼,那叫一个鲜。
这不,今天就又有一个新的大消息。
“哎呀,小娘子,你来得正好,今日个,你们王府里的大夫人,可是让人出来传消息,说是要给府里的金贵小姐选梳妆娘子呢。”
王婆子一边麻利地在锅里捡肉饼,一边跟沈瑾打听消息。
说着还对沈瑾挤了挤眼。
“哦?这是怎么个说头,王婆婆今天为什么这么问?”
沈瑾不动声色地接过炊饼,不回答问题,只先反问,把主动权掌握在手里。
“哎,王府的管事,今天一大早就出来贴了布告,大家都看到了,还安排了人在公告栏边上站着呢,给大家讲解。”
王婆子收完饼钱,便贴耳靠过来,手挡住嘴,小声地跟沈瑾说:
“那市集门口,还有城门口都贴了告示呢,说是这次选拔不拘王府里外,只要是有真本事,就能进姑娘院子,随着陪嫁队伍进都城享福咧。”
“大家都传遍了,且讨论着呢。哎呀,小娘子,你说是不是嘛,王府里大夫人真这么讲?”
王婆子猴急地推了一把沈瑾的胳膊,想知道更多的内部消息。
“王婆婆,这主子的事,也不是我能议论的。但确实要给小姐选梳妆陪嫁的。”
沈瑾打了个哈哈,糊弄着回应过去了,只简单说了点皮毛,便不再多言。
讲八卦没什么,但把主子的细节消息都传出去,万一被主子发现是她说的,那在王府里,可吃不了兜着走。
这就仿佛是,在现代,打工人在公司里干活,老板给你发工资,结果你把老板的私生活传得人尽皆知,沸沸扬扬的,那不是找抽嘛。
听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沈瑾便离开了炊饼店,没有久留。
刚才来早市的时候,确实瞧见市集门口围满了人,议论纷纷的,不知道在说什么。
沈瑾也有点想去凑凑热闹,但今天事情有点多,时间紧,赶着去买吃食,就没有往那边走。
现在想来,应该就是在围观这件事吧。
沈瑾细心地盖好了竹篮子上放着的保热的汤婆子,向转角卖豆泡汤的老店走去。
“哇!!!有人揭榜了!”
“快来看啊,有娘子揭楚王府的榜了。”
“哇,这是谁啊,敢接王府的选拔,肯定有真本事。”
突然,一阵吵闹声从早市门口传来。
沈瑾也被吸引了注意力,不禁转头朝那边看去。
本以为过了会时间,聚集在门口的人们应该已经散去了些,没想到还是这么多人,现在一阵吵闹,人更多了。
看来这景朝的娱乐活动挺匮乏的,要不然就是景朝人都太闲,这么半天了,还在聚集围观一个布告。
其实并不然,景朝的老百姓一生忙忙碌碌的,为了吃喝嚼用,一年到头都不得闲。
只不过老百姓都对皇亲国戚的家里事感兴趣得很。阶级分明,平时大家都接触不到王府里的消息,如今突然炸了个大消息出来,还是关于王府小姐的梳妆陪嫁,这么内部的消息,那可不人人关注喽!
更何况,楚王府乃楚州一霸。
虽然上下两代都没本事,已然落魄,但表面还是金碧辉煌的。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还是触不可及的庞然大物。
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可以一探究竟,大家自然都立地化身为狗仔队。
死死跟随,非要挖出个一二三来。
如果这个时候,在旁边卖点瓜子零食啥的,估计能赚点碎钱。
抓紧时间,买完了金嬷嬷点名要的豆泡汤,沈瑾也好奇心作祟,往市集门口的告示栏那边走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