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梳妆丫鬟是皇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梳妆丫鬟是皇后 第97节(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导亡灵前行的指针,无声地肃穆回响在都城的上空。

    街道旁站满了来送行的百姓,他们无人知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统治了几十年的皇帝驾崩了,悲伤不已。

    皇帝不是一个好父亲,也不是一个好丈夫。但,至少在治国理政方面,还算及格。年轻时英明神武,用人不疑,为景朝开疆扩土,打造出如今的平安稳健有秩序的社会,老百姓在他的治理下,没有多舒坦,甚至还有人在大冬天冻死,但没有遭遇过大规模的折磨。老了,很是糊涂,但至少没有直接杀掉立下汗马功劳的老臣,没有鸟尽弓藏。

    他造成的悲剧太多了,达成的成就也不少,整体来说,中规中矩。所以许多老百姓还是真情实感地为皇帝哭泣送行。

    沈瑾没有出去,国公府一家,除了武老爷子别别扭扭地去了,其他人都待在家里等事情过去。

    不过三皇子还是额外派人送来了一份仪式章程到国公府上。

    皇帝身份尊贵,用的金丝楠木棺椁,是几年前就准备好的,三皇子没做改动。但纯皇后和其母妃的棺椁改动了,弃了原先备好的棺材,选了紫檀木的双人合葬棺椁。

    三皇子下令,皇帝单独一人在金丝楠木棺椁里,单独放在陵寝里。纯皇后和徐妃合葬在紫檀木棺椁里,一起在陵寝的另一个墓室。

    礼部官员收到三皇子口谕时,还以为听错了,再三确认后,都互相纳闷地看着,默默地腹诽,三皇子是不是看自己大权在握,就迫不及待地想给自己母妃提高地位待遇。

    但确实三皇子摄政,未来就是以后的皇帝,礼部无人敢得罪,只好按照要求修改了。

    其实三皇子没有他们想得那样污浊,纯粹是几天前,再也忍不下去的景承安,秘密召见了徐二娘,问了徐妃自杀背后的缘由。

    徐二娘沉默了很久,还是说出了原因。三皇子听后,瞳孔震动,久久不能回神。原来一直以为的母妃深爱父皇,是假的。母妃深爱的另有其人,还为了这人委身进宫,如今还殉情自杀!

    这叫三皇子怎么接受?!

    不接受也得接,谁叫那是他亲娘。

    三皇子震惊了半天,抹了一把脸,还是乖乖地去通知礼部,改合葬章程。

    帝后出殡这一天,作为监国皇子,景承安站在宫内城楼的最高处,看着渐渐远去的送藏车队,默默遥望着天边的晚霞。

    娘,生不能同屋,死,儿子帮您同穴了。您如果有来世,努力加油喽。

    入夜,三皇子看着手边堆满案几的奏折,累得长叹一口气,这玩意怎么越批越多,何时才是个头啊?

    再加上,景承安以前确实没咋接触过治国理政,现在赶鸭子上架,愁得他不知如何下笔。

    狗狗眼都愁成眯眯眼了。

    唉,不批了。

    烦躁地把手里的奏折往旁边一甩,三皇子郁闷地瘫在龙椅上发昏,啊啊啊啊,好难受啊,好想出宫去外头耍。

    一向自由自在、轻轻松松的灵魂突然被拘着高强度工作,谁试谁难受。

    如果在现代,射手座、enfp之类的浪惯了的人,突然被强行压着去做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还辞不掉,必须干到死前最后一刻,每天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没有休息日,放假不保证,还得天天精神紧绷、勾心斗角,你看他崩不崩溃。

    正在御书房的角落画圈圈的三皇子,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了沈瑾。

    自从上次国公府短暂相见之后,两人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只是时不时互写几封信。

    景承安,承认,自己有点想瑾姑娘了。

    这些天被繁忙国事压抑的少男心思,又轻轻敲响沉睡的心灵。

    三皇子窝在椅子里,扭来扭去,要不要邀请瑾姑娘出来见见面呢?

    近日,最后一批春桃花开了,漫山遍野,接天粉香。那日在茶楼,惊鸿一瞥,瑾姑娘身着粉色绫雾纱裙,灯火照映下,好似花仙下凡,发着光。

    马上到月中了,蟾宫越来越圆,月色无限好,只缺赏月人。

    想起放在皇子府里,自己最经常弹奏的古琴,拿手乐艺。

    三皇子纠结,要不要请瑾姑娘去赏花赏月赏琴呢?

    这次再递拜贴,应该不会像上次那样被拒了吧?

    请,有五成几率,不请,零。

    干了!

    三皇子纵身一跃,站起来,小步快跑到书桌前,提笔写拜帖。

    邀请沈瑾两日后,在林苑赏月。

    次日清晨,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