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老公,我们一起种田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部分阅读(第6/8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后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战争了,如果这个时候能够立下战功,那么以后在部队的发展应该可以说前途是光明的。如果苏正没有耳朵的问题,他能在部队走多远?想着这个问题,小秀慢慢的入睡了……

    第二天,村里的干部就寻上门来在。刘正明是村长,带着村支书刘正义敲了敲门就进来了:“婶娘,阿正阿在你家里阿?”

    好婆听见了,就走出门:“在呢,有啥事体阿?”

    “他不是转来在么,总要和他见个面,再说他也要认认人的,吃过早饭,我再带他去地里看看,转来在就安心在家种田,年轻人力气大,其他的不好做,种田总会的。”

    好婆听了点点头,又问了句:“你打算拿哪里的田分给他?村北面的?还是村南面的?”村子北面的田相对来讲要好点,出产的地西要多点,所以村里的人都想要村北的田。村南的地也还好,但是没有村北好。

    村长和支书两人看了看,半天不说话,后来支书说了一句:“不是北面也不是南面,是西边的。”

    “西边的?”好婆一听就跳了!“你们也好意思?村西的田能种出东西来?你们也不想想小苏是为啥才转来的,做人不好太过分!”小秀听了心里也不舒服,村里的老人过辈了,习惯就埋在自家田里的,也不知道出于习惯还是其他的,都喜欢埋在村西的田里,渐渐的那里的田就没有人要了,全是坟,就是大白天胆子小点的人还是不敢在那儿做生活的。

    “婶娘,你也晓得个,地少人多,再加上前几年重新分田,好点的田早就分光。哪里还有什么好挑的?”支书跟着解释。

    “重新分在是对的,苏正的份你们怎么没算上?”好婆是一针见血。苏正父母不在了,分不到田没有话讲,可苏正还在的。凭什么分不到?

    “婶娘,那个时候啥人想到他这么早转来?当时还听到风声讲阿正做得好,部队准备伸其做军官呢。”村长也有点不满意的,突然之间冒个人出来要分田,摆不平了到时麻烦的还是他。

    “再怎么样,我也不同意你拿村西的田把他种。他要叫你一声阿叔的。你总不想有人背后骂你吧!阿正的情况你也晓得的,村西的田离他家又远,你叫我怎么放得下心?”村西的田离村子足足有半个小时的路。而村北村南只要十分钟左右就到的。田四周也有人家,有啥个事体一喊就有人应的。怎么也比村西四不着的要好。

    第四章 事关嫁人

    第二天一早大家就起了,昨天大家生活都做得比较晚,但是好在小苏院子里的生活都做得差不多了,只要再打扫打扫就可以住人。小苏一早起来后,就把水缸里的水全挑满了,看满满一水缸的水,小秀真的是很不好意思。平常时候小秀家里的水不是吃河里挑来的。因为河水挑来的水要加明凡进行澄清才能吃。而这叫习惯一开水笼头就有水来的小秀真的不习惯,因为加了明凡的水总有一股子腥味。

    后来四合院里有了小池塘,池塘里的水要比从河里挑来的水好吃,所以自那以后,家里吃的水全是从池塘里弄出来的,好吃又省力。但小苏是不晓得这件事体的,挑了满满一缸的水,小秀又不好说这水不好吃,只好笑着弯了弯大拇指。

    早饭照例是清粥加自家腌的小菜,不过因为小苏在的原因,小秀炒了二只鸡蛋,一方面是有客来了加点菜,另一方面是小苏的伤才刚好,还需要补一补。只是等到上桌的时候,小苏到没吃到几口,全叫他让给好婆还有小秀了。好婆又不舍得吃,于是这道炒鸡蛋就留到中午再吃了。

    吃过饭就各忙各的。房子修得差不多了,小秀就带着钞票还有点小菜去寻老刘阿叔。菜是从四合院里弄出来的,品种虽然不是特别的,但是胜在这些菜都是早熟的,送人尝鲜正好。阿财帮忙的这点生活,小秀与好婆也商量过,按市面上的行价算,也要一二十块钱,但去老刘阿叔家的时候,小秀还是多带了点钱的。

    拎着蓝子到老刘阿叔家的时候,阿叔一家正好吃罢早饭正准备出工。见到小秀来了,刘婶忙招呼:“小秀,吃过了吗?再在婶娘这里吃点吧!”

    小秀先将蓝子放好,这才笑着说:“婶娘,吃过在。这趟过来是要谢谢老刘阿叔的。屋子修好了,总要来结结帐的。”小秀做事体喜欢啥事情都做在前头,有话直说的。

    一听小秀来结帐的,婶娘嘴上说都是一个村上的人,不用这么讲究的,帮个忙还要收钱讲出去不好听的。小秀听了当然不会真的以为婶娘是这个意思,总要客气一客气的。“婶娘,阿叔呢,老话说的好,亲兄弟明算帐,要是婶娘看得起我,叫我阿叔

-->>(第6/8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